区块链风头渐盛,不断扩容的参与主体正加速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近日,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接受了媒体采访,首次为公众描绘了这个互联网银行疾行军两年多来低调构筑的区块链城池轮廓。
值得一提的是,微众银行普惠金融战略正在显效。该行有效客户近3800万人,其中,近400万客户在主流金融机构无任何融资服务。也就是说,微众银行有至少10.53%的客户为首贷户。
区块链技术分批次商用
去年下半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备受关注和追捧。以去中心化为特征的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分布式记账、操作透明、安全性高等多项特性,在金融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际上,微众银行早在2016年就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2016年5月,微众银行联合20多家机构发起成立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以下简称:金链盟),着力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目前,金链盟成员已扩充至6大类行业、近80家机构。
如今,区块链技术应用已成功落地。为解决金融机构间对账成本高的问题,2016年8月,微众银行联合上海华瑞银行推出微粒贷机构间对账平台,这也是国内首个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银行业联盟链应用场景。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认为,传统“批量文件对账”模式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成本高问题,正是区块链技术的用武之地。随后,洛阳银行、长沙银行也相继接入机构间对账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微粒贷业务中的机构间对账流程,实现了准实时对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目标。截至目前,平台稳定运行1年多,保持零故障,记录的真实交易笔数已达千万量级。
在底层技术方面,2017年微众银行联合万向区块链和矩阵元共同研发了区块链开源平台(BCOS),并联合金链盟的多家成员机构共同研发了BCOS的金融分支版本—FISCO BCOS,两大平台现已完全开源,促进了国内开源区块链生态圈的形成。
对于金融监管,区块链技术也能发挥一技之长。金链盟2017年发布的《金融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白皮书》认为,区块链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了一致且易于审计的数据,通过对机构间区块链的数据分析,能够比传统审计流程更快更精确地监管金融业务。例如,在反洗钱场景中,每个账号的余额和交易记录都是可追踪的,任意一笔交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脱离监管视线,这将极大提高反洗钱的力度。
普惠3800万人
微众银行表示,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不设物理网点,依托科技创新是其赖以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微众银行在业务实践中一直坚持“连接者”定位,通过金融能力、互联网技术、运营和风控能力,连接产品提供方,支持合作伙伴快速获得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移动线上入口、提升移动客户流量、留存线下客户和获取线上客户,积极共同构建普惠金融服务,这与金融科技的思维非常契合。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微众银行有效客户近3800万人,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7座城市,这个数字比很多上市股份行的零售客户还多。其中,近400万客户在主流金融机构无任何融资服务。也就是说,微众银行有至少10.53%的客户为首贷户。
不断探索创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金融服务实践,微众银行用互联网服务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长尾人群,逐步实现“普惠金融”的愿景。
金融科技升级至战略高度
在银行战略上,微众银行将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至未来银行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高度,分别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四个领域为未来银行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微众银行打造了金融级的智能身份识别技术,不仅整合了人脸识别及活体检测技术,更引进了异步审核及在线视频补充核身流程,满足金融级身份认证场景的需要。此外,微众银行还依托人工智能算法,打造了“微金小云”智能客服机器人以及云催收平台等创新产品,为金融行业开展业务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技术方面,微众银行完成了多类金融云产品能力的整合,具备了云计算的全线交付能力,并搭建起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云管理平台。在连接同业方面,微众银行在SaaS平台上叠加了牌照、业务流程、端到端的产品体验和最佳行业实践,形成了微动力“SaaS+”平台。该平台帮助中小银行只需一次性接入后,即可为其客户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客户服务等,让合作伙伴快速获得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
在大数据技术方面,微众银行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多个业务场景,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多维分析与运用。搭建了精准营销与智能运营平台,完成全渠道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搭建了金融级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提供高效的数据集成、中转、存储和计算服务以及丰富的功能工具与数据视图;推出基于舆情的贷中风控平台,实现定制化的贷前快速准入和贷中贷后全流程风控及监控等功能;构筑了监管报送和反洗钱应用平台,具备海量数据处理与弹性扩容能力,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