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图虫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丁艳 李致鸿
编 辑丨马春园 黎雨桐
养老浪潮继续汹涌,首家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即将浮出水面。
近日,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拟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下称《公告》),披露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具体筹建方案及情况。
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主要由工银理财、农银理财、泰康人寿等17家公司合资建成,注册资本高达111.5亿元,其中仅泰康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成立主要是为了加强第三支柱发展,提供个人养老产品。未来监管对这家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或有政策红利和资源倾斜,这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利空较为明显。
未来这家拟设立的国民养老高保险公司发展成效将如何?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养老业务涉及范畴较广,未来发展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同时还取决于这家合资养老保险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机制等。
由工银理财等17位发起人合资设立
《公告》显示,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共计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国新资本、泰康人寿等17位发起人,注册资本高达111.5亿元,注册地在北京市西城区。
一家头部险企业务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一直有成立养老保险公司方面的规划,但是国内目前做养老产业稍微靠前一点是泰康保险,泰康保险以高端养老社区为代表,国寿、太平、太平洋也都有涉及,但是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而对于未来这家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是否能够做得出彩,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这取决于这家合资养老保险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机制。”
《公告》显示,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各投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
中邮理财投资6.5亿元,持股比例5.83%;
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民银金投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各投资5亿元,持股比例同为4.48%。
同时,华夏理财投资3亿元、持股2.69%;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持股8.97%;
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持股4.48%;
国新资本出资10亿元,持股8.97%;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持股2.69%;
泰康人寿投资2亿元,持股1.79%;
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持股1.79%。
值得注意的是,拟设立的这家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仅泰康人寿一家保险公司参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获悉,养老金第三支柱账户开放的第一个层次或在银行方面,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银行需要负责资金的托管,监管或希望银行方面发挥得作用更大。”
对于这家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公告》指出其业务范围包括商业养老计划管理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外币资金、团体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个人养老保险及年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长期健康保险业务等。
对接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供个人养老产品
据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成立主要是为了对接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供个人养老产品。”
一位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此次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加强第三支柱发展,减轻第一、二支柱的压力。未来监管对这家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可能会有政策红利和资源方面的倾斜,这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利空较为明显。”
“但养老业务范畴较广,未来这家拟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发展成效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上述券商非银分析师说。
对于新一轮养老三支柱的建设进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独家获悉,新一轮养老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文件已起草完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交至国务院办公厅。
同时,记者此前获悉,此次第三支柱顶层设计涉及保险方面的讨论包括保险产品、税收优惠、二三支柱账户如何打通、养老金资产将由哪些部门接管等议题。
而近日,记者专访长江养老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时,他亦表示,第三支柱相关政策预期将会在今年9月底出台,相信届时税优政策、账户建设、产品范围等方面的内容都将进一步明确。
近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全国政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上表示,将尽快出台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目前已制定方案并上报国务院。委员的很多建议包括二、三支柱连通问题等,在方案中都有所体现,待批准后我们将认真组织试点。
游钧强调,下一步为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首先要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保基本功能定位,适时、适度降低替代率,为二、三支柱发展留出空间。
其次,要增强年金强制性,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研究提高企业年金强制性的可行性,提高年金覆盖率;同时,要完善优惠政策,会同财政等部门研究创新税优模式。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对养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提出了要求和部署。
目前,参与养老金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管公司、信托公司和银行等,涉及年金受托、年金投管与养老等。
今年2月,在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对于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情况,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介绍,作为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平台,已经覆盖近十亿人。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且正在逐步完善,已经覆盖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层次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尚未出台。确实,第三层次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目前尚属短板。
游钧透露,近年来,人社部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下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第三层次制度模式。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思路。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
7月,在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上,游钧针对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表示,下一步为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一是要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保基本功能定位,适时、适度降低替代率,为二、三支柱发展留出空间;二是要增强年金强制性,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研究提高企业年金强制性的可行性,提高年金覆盖率;三是要完善优惠政策,会同财政等部门研究创新税优模式;四是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政策框架,目前已制定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慧择奇点研究院与西南财经大学“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金融创新发展”研究团队联合发布《商业养老保险消费新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新时期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潜力巨大,且将迎来多重发展利好,而养老保险消费也将呈现年轻化、中高收入群体消费潜力获得释放等新趋势。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王绮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