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离谱!钥匙圈卖1400元,玩偶炒到溢价11倍,有黄牛喊出万元天价!迪士尼道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2-14 18:30

图:@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12月14日,有网友反映,迪士尼“女明星”玲娜贝儿11-30cm的玩偶被炒到了上千,甚至是钥匙圈都贵到离谱。但尽管如此,买单者络绎不绝。



一张毛毯卖到近2000元,“生意”也还不错。



转手即价格暴涨10倍

“买个公仔跟摇房差不多”



开售即售罄,原价219元的玲娜贝儿毛绒玩偶转卖直接涨到2488元,难买且二手价格高企,迪士尼新晋“女明星”玲娜贝儿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不菲身价。


12月10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发布公告,原本被推迟发售的“2021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商品”和“常规款玲娜贝儿毛绒玩具”,预约通道将于12月12日20:00开始。


其中的上文提到的三款商品“常规款玲娜贝儿毛绒玩具”“2021圣诞系列玲娜贝儿毛绒玩具”及“2021圣诞系列玲娜贝儿毛绒玩具钥匙圈”,均采取线上预约+线下购买的发售方式,且“季节性商品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然而,在12月12日晚八点预约通道开启后,大量消费者发现预约页面无法刷出页面。


当晚9点左右,“达菲友你”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


“由于‘指定商品提前预约’通道的瞬时访问量巨大,其间部分游客访问界面可能出现过白屏等状况,但预约系统整体运行平稳,截至目前名额已全部预约完毕。”


不久后,“迪士尼”和“迪士尼预约”双双冲上微博热搜。有不少消费者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达菲友你的官方微博评论区“讨说法”。有网友留言,“买个公仔和摇房差不多,感觉不爱迪士尼了。”


图:@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引起消费者不满的,除了官方预约渠道不畅外,还有黄牛代购市场的猖獗。


玲娜贝儿玩偶自从开售日起几乎就处于售罄状态,在电商平台上,玲娜贝儿周边产品代购的价格基本都在原价基础上翻了数倍。


一款原价219元的玲娜贝儿毛绒玩偶,在一名淘宝店里的标价高达2488元,几乎是原价的11倍。



在得物App上,2021圣诞系列玲娜贝儿毛绒玩具钥匙圈的预售价格为1429元。有网友在小红书分享自己预约到了玲娜贝儿购买资格,评论区中便出现了大量的高价求购者。


二手商品交易平台闲鱼上,不少预约到的消费者以散客名义出相关商品,其中,圣诞挂件的标价为1400元,常规款公仔的标价在1100元,有网友对全套6个产品的报价叫到了7000元,甚至有黄牛叫价10000元。


图:闲鱼


迪士尼致歉:不存在饥饿营销



据澎湃新闻,上海迪士尼表示,不会制造任何“饥饿营销”,目前货源短缺的原因是短期内的巨大需求量和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的生产瓶颈。


上海迪士尼称,在此次12月12日的首批补货之前,其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谨慎制定并优化发售方案,旨在既符合疫情防控的各项指导意见,又遵循公平、审慎的原则为游客提供购买机会。


此次,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除了表达歉意,再度强调将加大玲娜贝儿相关商品的补货力度。


“对于首次补货数量有限、暂时未能满足大部分游客和粉丝的购买需求,我们深表歉意。”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称,作为常规款商品之一,常规款玲娜贝儿毛绒玩具将会陆续不断补货,“目前已经加大补货数量,尽快让更多游客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圈钱天团”



玲娜贝儿所属的“达菲的朋友”系列,一直被网友们称为迪士尼的“圈钱天团”。达菲家族最早是于2005年从东京迪士尼海洋火起来的。


据媒体此前报道,2005年东京迪士尼的人均消费走到了过去20年最低,为9178日元(约合人民币514.7元),5年后恢复到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60.8元)以上,推出星黛露的2017年人均消费飚至11614日元(约合人民币651.3元)。


图片来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微信公众号


空前受欢迎叠加迪士尼的限购政策,自是吸引了大批黄牛党。


据“深燃”报道,不仅是最畅销的S款玲娜贝儿从原价219元炒到500多元,其他周边如原价359元的双肩包、369元的大脸包、99元的挂件也都卖到了500元左右,黄牛卖一款单品的利润在2-6倍之间。抢到玲娜贝儿的黄牛们,还推出了类似爱马仕的配货规定。在闲鱼上几个卖家都在详情页写明:需搭配1到2件商品才能出售。


造假者也看到了机会,网上有消费者反应曾买到过仿品。有些淘宝店铺甚至同时销售真、假玲娜贝尔周边产品,但价格相差数百元。


如今,玲娜贝尔周边的爱好者也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仔细分辨镭射防伪标、头花、布标细节外、还要对从义乌、金华、扬州发货的商家保持警惕。



玲娜贝儿的“上头”和“下头”



“上头”


据媒体统计:


自9月29日“出道”以来,玲娜贝儿在小红书已有近600万篇笔记,抖音上相关视频超过3.6万个,播放量累积相加超16亿次,而微博#玲娜贝儿#话题词条阅读更是达到5.6亿,讨论超过380.8万次。


用网络语言来说,年轻人对玲娜贝儿很“上头”。


为什么是玲娜贝儿?


与迪士尼的其他IP不同,“达菲的朋友”系列背后没有如米老鼠、唐老鸭一样丰富的影视作品做支撑,该系列的成员只有简单的IP人设介绍,但凭借可爱的人设和外形,还是让玲娜贝儿自面市后就收获了大批粉丝喜爱。


在NPD玩具行业分析师严超看来,玲娜贝儿的走红是迪士尼在尝试一种新类型的IP打造模式,即在没有内容输出的情况下,利用“高颜值”“社交媒体”“稀缺性”三者的结合来打造IP。


这种没有作品支持而依靠营销获得热度的玩法,也让玲娜贝儿俨然成为了一个流量明星:


线下,不少青年男女特意奔赴迪士尼,排队2小时只为和玲娜贝儿互动30秒,玩偶更是上架即被秒杀;


线上,跟玲娜贝儿相关的短视频播放量颇为可观,其形象被网友们拿来制作表情包,风靡社交平台。



玲娜贝儿一经推出,便成为流量担当。因为来自上海迪士尼,还被网友赋予“川沙妲己”的昵称。



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副教授邬盛根看来,迪士尼推出的人物形象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正中年轻人下怀,“毕竟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都喜欢看些可爱的、令人愉悦的事物。”


除了萌,邬盛根认为迪士尼的背书也很重要。玲娜贝儿从亮相之日起,就受益于整个达菲家族乃至迪士尼IP,自带品牌光环。此外,玲娜贝儿通过装扮、与粉丝互动等“人设”,很多粉丝觉得,这些萌宠形象是“粉丝养成”的结果,所以更容易有亲近感。


此外,短视频时代也给玲娜贝儿这样的新IP传播提供了机遇。在玲娜贝儿这一人物形象出来后,与其互动的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层出不穷,捧红了玲娜贝儿。


“四字顶流玲娜贝儿,三字顶流威震天”,年轻粉丝的一句调侃,带出了迪士尼这些新IP“饭圈化”的味道,也让迪士尼又一次尝到了流量红利。


“下头”


正是因为有了粉丝团,这个只在乐园内服务游客的人偶一跃成为顶流偶像,也沾染上“饭圈”是非。


“玲娜贝儿下头”的起因,为某日玲娜贝儿疑似对游客互动敷衍、行为傲慢、态度冒犯的举动被拍摄下来传至网上。


来源:上游新闻


在此之前,曾传出玲娜贝儿“内胆 ”(扮演者)是男性的谣言,甚至三位不同扮演者“九分裤”“七分裤” 和“堆堆裤”也分化出各自粉丝团,相互间不乏 “拉踩” 行为。


按照迪士尼惯例,人偶演员不能暴露身份,也不能做出与设定不符的行为。但“人红是非多”,尤其是一些狂热粉丝把 “饭圈”那套追星套路移情到这只小狐狸身上,反而会引发常人的不解和反感。


玲娜贝儿还能火多久,“团队大佬”达菲熊的经历可做参考——在日本东京迪士尼人气暴涨的达菲熊,回流美国本土时遇冷——美国人无法理解这个没有任何故事背景的玩偶为何在东亚如此受欢迎。此外,迪士尼方面对人偶演员的从业要求并不低,如玲娜贝儿的扮演者月薪 6000 元人民币,要求为身高 1.5 米左右的女性,需穿戴 15 斤左右的服装头套,既不能与游客交谈,也不能惹游客生气。相比之下,初音未来这种完全由偶像运营公司和 CG 技术人员操控的二次元虚拟偶像更容易把握,即便目标人群过度 “饭圈化”,也能得到及时调整和引导。


在了解玲娜贝儿“出圈”营销、尊重人偶演员之后,更应警惕背后的偶像式追捧和拉踩引战。迪士尼乐园游客以儿童和年轻女性为主,他们更需要健康、良性的消费环境和偶像观念。与其看到玲娜贝儿因争议而“下头”“塌楼 ”,还不如让这只小狐狸回归正常——放下偶像包袱,抛弃饭圈思维,用天真无邪的笑容来迎接游客。



来 源 | 界面新闻、快科技、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环球网、公开资料

本期编辑 刘雪莹

百万读者都在看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