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植梦天宫,再回归大地,会有怎样的变化?
3月27日上午10时,南都N视频“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系列直播视频报道之“太空种子奇遇记”直播视频活动将为你解开疑惑。本次活动在江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江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江门市教育局、南方都市报、N视频联合主办,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南都N视频主播将带领江门全市50多万中小学生“云参观”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一堂农业科普教育主题网络思政课,普及粮食安全和航天育种知识。
系列直播视频报道今年3月起启动
作为广东省的农业大市、产粮大市,江门以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出大湾区1/3的粮食,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2021年,江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79.2万亩,粮食总产量98.7万吨,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粮食产量更是创下近七年新高,为全省粮食的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正在培育太空育种象牙香占水稻第八代。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江门的粮食故事,今年3月起,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系列直播视频报道,组织骨干记者团队,行走江门大地,深入田间地头,以鲜活生动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代代江门人辛勤劳动、不懈追求,以科技赋能粮食生产,展现“粮安天下 江门担当”的故事。
50多万学生将“云种植”太空种子
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航天育种是一项高新前沿育种技术,1998年,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始与华南农业大学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引进航天水稻品种进行试验。2016年6月,398克江门特色农产品种子“坐”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天”,并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手送回江门。同年9月,江门本地选育的503克种子搭乘“天宫二号”飞向太空,并在11月回归。如今,这些曾经遨游苍穹的种子,早已在江门生根发芽,为江门农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在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温室大棚,长势喜人的太空育种瓜苗正等待移种。
在本次“太空种子奇遇记”直播视频活动中,南都N视频主播将走进负责培育这些太空种子的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零距离”接触这些太空种子,并带领江门全市50多万中小学生,“云打卡”研究所内的水稻试验田、瓜果试验田和温室实验室。
▲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梁伟光
▲高级农艺师黄爱政
▲高级农艺师张子鹏
▲高级农艺师李惠珠
届时,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梁伟光,高级农艺师黄爱政、张子鹏、李惠珠将现场讲解,介绍太空种子的特点与优势,揭秘水稻、杜阮凉瓜、辣椒等太空种子的种植方法,分享航天育种的有趣故事,解读江门市粮食生产情况,让年轻一代感受科技兴农的力量。
扫码观看直播
(3月27日上午10时开播)
创意短视频征集大赛将于28日启动
除了直播视频活动外,3月28日,“太空种子奇遇记”创意短视频征集大赛将正式启动。活动将面向广大江门市中小学生,广泛征集以粮食安全、航天育种、天宫课堂等为主题的创意短视频,让学生们在制作短视频过程中,感受粮食安全重要性。
温馨提示
如何参加比赛?
征稿时间:3月28日—4月17日
作品主题:粮食安全、航天育种、天宫课堂等
作品时长:1-3分钟的创意短视频(视频大小不超8G)
奖项设置:活动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可获主办方提供的证书奖励
扫码查看具体参赛规则
(本二维码将于3月28日17:00生效)
或关注“珠中江大件事”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