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从美国共同基金洞悉国内基金费率结构变化趋势

2023-04-18 10:33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是国内居民财富的主要载体,基本上全社会大类资产都围绕房地产展开,包括城投债,信托计划、银行理财等。但在“房住不炒”、低利率和资管新规的背景下,资产配置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权益资产配置重要性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去年底国内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参考海外资管行业市场化发展经验,基金费率中枢的走低或许是未来引导投资者加大权益资产投入的重要一环

上世纪70 年代末,美国养老体制开始改革,在 401(K)等条款的推动下,大量养老资金通过共同基金流向资本市场,美国共同基金规模由1979年末的1334.8亿美元迅速扩张至2000年底的69668亿美元,超过一半的美国家庭都将基金作为家庭理财的一种优质投资工具。与此同时,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基金数量呈现喷发态势,二十年增加了10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场,几千只基金相互竞争,美国基金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投资者面临如此局面自然拥有丰厚的选择池,因此基金管理人在设定费率时必然会相当谨慎避免潜在投资者的流失。

在美国,基金管理费的提取机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基金资产净值为基础,以—个固定的费率提取管理费,另一种是在固定费率管理费的基础上再另外提取一个可变的业绩报酬。然而,在美国业绩报酬的模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纳,提取业绩报酬的基金一般只有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和专户产品等,而大多数的共同基金则选择采取固定费率制。固定费率机制可为基金管理者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抑制基金管理人的过度投机行为,其次美国的固定费率并非完全“固定”,费率不但与基金的规模挂钩,还会受基金业绩的影响,业绩越好的基金,投资者支付较高管理费率的意愿越强。

随着资产管理规模的膨胀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和白热化的竞争均对基金费率构成了极大的下行压力。2017年,美国免佣基金的净流入资金为4470亿美元,而收佣基金遭遇296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资金持续流向低成本的基金。截止到2020年,美国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平均费率从1996年的1.08%下降至0.67%,而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的平均费率从1996年的0.27%下降至2020年的0.09%。

不同于美国资本市场在数十年的发展下愈发有效,以被动指数和ETF产品为主,国内目前主动型股票基金的超额收益依旧显著,明显高于美国共同基金。从2005年到2022年,国内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4.01%,同期沪深300的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8.04%,公募的偏股型基金整体获取了5.97%的年化超额收益。基于显著的超额收益,个人及机构投资者更关注基金业绩的表现,对基金费率的重视程度相对靠后。但随着2022年偏股型基金业绩不佳,被动指数型和ETF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叠加基金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2022年有近100只基金主动下调管理费率。监管层也多次强调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而降低投资者参与基金产品的投资成本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长期来看,随着超额收益获取趋难,基金规模效应凸显,费率结构的调整是大势所趋。

费率结构的区别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不同。以往,无论基金是赚是亏,基金公司依靠管理费都可以达到“旱涝保收”的效果,而若是基金亏损,大部分损失还是出自投资者身上。由于这种与业绩脱钩的固定管理费盈利模式无法让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因此一直被市场所诟病。为了表明自身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相绑定,除了公司大金额认购以及基金经理大金额跟投以外,近年来发行浮动管理费率产品也成为了基金公司新的探索。   浮动管理费产品将管理费与基金的业绩表现直接挂钩,基金表现好多收些,表现不好少收点。2019年11月,六家基金公司申报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管理人发挥更大的潜能,力争更高的超额收益回报”是产品设立的主要目标。其实早在2002年国内就已经有基金试验了变相浮动费率。成立于2002年10月9日的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开创性地设计了“价值增长线”,约定在基金单位份额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水平期间,基金管理人将暂停收取基金管理费。2004年成立的海富通收益增长也规定基金管理人承诺在基金份额净值跌破收益增长线期间,暂停计提基金管理费。

虽然近几年公募基金行业逐渐进入“高光时刻”,尤其是权益类基金的大发展,逐步让各类资管机构看到了基金行业的发展潜力。但据最新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基金资产仅占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3.5%,与基金市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被誉为20世纪四大投资巨头之一的“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曾经说过:投资是一门你投入越少,获得的收益越高的生意。如果你想拥有一只业绩居于前1/4的基金,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只费率居于后1/4的基金。显然,费率是影响投资业绩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投资者而言,找到“最具费率性价比”的基金可能是通往投资成功大门的钥匙,而对基金公司来说,具有吸引力的费率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潜在客户以及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是连接基金持有人和优质资产之间的桥梁纽带,在行业飞速变革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不得不开始考虑自身的定位,在原有的产品提供商的基础上,还需迅速适应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将费率视为一种服务,不断发掘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力争持续提升投资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文/王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