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发展日益融合,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跨境财富管理迎来黄金时代。中国基金报和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共创 “跨境财富谈”栏目,走访境内外财富管理龙头机构,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跨境财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洞悉金融机构全球资产配置最新策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刘明
“跨境理财通” 自2021年9月正式启动。作为一项创新的金融政策,“跨境理财通”允许大湾区内地及港澳投资者通过闭环式资金管道,便捷地投资对方地区金融机构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2024年12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跨境理财通2.0”,券商业务试点正式落地,这一举措为大湾区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注入了新的动力。
国投证券作为参与“跨境理财通2.0”的首批试点券商,跨境财富管理业务如何布局?“跨境理财通”业务进展如何?近期,中国基金报记者走进国投证券,邀请国投证券财富与机构委员会委员、金融产品部总经理吴钢棉介绍相关情况。
本期《跨境财富谈》栏目同步以视频记录此次访谈,视频如下,以飨读者。
满足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中国基金报: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跨境财富管理需求提升,能否简单介绍国投证券跨境财富管理的发展战略布局?
吴钢棉:随着QDII基金、互认基金以及“跨境理财通”业务的逐步发展,多元化资产配置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可并实践跨境理财。对于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而言,跨境理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投证券也将跨境理财作为财富管理布局的重点领域,积极拓展相关业务。
首先,国投证券加大了在全球宏观配置及境外财富管理市场的研究力量。通过深入研究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同市场的投资机会以及跨境投资的政策法规,为客户提供更加科学、专业的投资建议,帮助客户把握全球市场的投资机遇。
其次,国投证券以多元资产配置服务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对海外产品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互认基金、QDII基金等海外产品的投资策略、业绩表现以及风险特征,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配置建议。
再次,国投证券十分注重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开展,培育客户多元化产品配置理念,并加深对海外产品理解,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投资讲座、发布专业研究报告等方式,帮助客户提升跨境投资的认知水平。
最后,自去年底获得“跨境理财通”业务资格以来,国投证券积极借助这一业务机会,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净值客户群体。公司联合国证国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在产品竞争力方面,不断优化跨境理财产品组合,引入更多优质境外投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在服务中产及高净值客户的能力方面,公司通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未来,国投证券将继续深化跨境理财业务布局,借助“跨境理财通”业务契机,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资产配置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跨境财富管理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提升服务丰富性和专业性
中国基金报:“跨境理财通2.0”的启动有何积极意义?
吴钢棉:“跨境理财通”业务延展了财富管理服务的内核。门槛的降低、投资额度的提升以及可投产品范围的扩容,为更多大湾区内地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全球配置服务。这种互联互通的机制不仅丰富了投资选择,还提高了投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同时,券商的参与将加剧有效竞争,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丰富性和专业性。各家参与机构结合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券商在权益类产品上具有优势,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中国基金报:“跨境理财通2.0”的推出,对于“跨境理财通1.0”试点银行有何影响?
吴钢棉:“跨境理财通2.0”相较于1.0,除了扩大合资格产品范围、降低参与投资者准入门槛以外,还扩大参与机构的范围,增加了证券公司参与试点。上述变化,对1.0试点银行的影响包括:
第一,基于投资范围、参与投资者门槛变化带来的影响,如试点银行可以扩大投资者参与范围,投资者可以购买理财产品范围等;
第二,对1.0试点银行的影响也包括因为券商机构的参与,银行有了更多的竞争对手。券商对基金产品的分析研究有一定积累,对权益类资产更为熟悉,在引导高净值客户进行全球配置方面具备专业优势;
第三,因为参与者增多,全市场跨境理财影响力也得到提升,从而为试点银行及券商机构参与者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
须分散投资管理风险
中国基金报:哪些类型的产品较受欢迎?
吴钢棉:根据当前的展业情况,可以看到货币基金较为受欢迎,截至目前我司较大比例的南向通跨境资金配置此类产品,主要还是因为风险偏好、收益优势等原因。
货币基金的低风险特性契合投资者偏好,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追求资产稳健增值的内地投资者来说,在跨境投资的场景下,货币基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而且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加注重资产的稳定性。同时,境外货币基金收益相对境内产品具备一定优势,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大。当然在投资时也需要考虑成本和风险,如手续费用和汇兑成本,更需要衡量汇率风险。
从实际来看,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境外产品,将资产分散到不同的市场和货币,降低单一市场或资产类别的风险,实现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跨境理财通”切实满足了投资者的此类需求,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视野和资产配置渠道。
中国基金报:结合当前宏观大背景,谈谈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吴钢棉:当前,宏观背景复杂多变,全球配置的需求仍然存在。客户在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时,一般通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不同的地域实现投资分散,从而管理风险并平衡收益目标。
美股方面:估值受益于利率下行等因素,依然是全球市场中的占优资产。但当下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需注意交易拥挤度上升的风险。
港股方面:对海外流动性更敏感,可在关注基本面和政策的基础上,把握节奏进行配置。在中国,AI引发的资产重估,恒生科技作为港股的核心资产受到青睐。大模型迭代、算力芯片设计制造、终端硬件形态等酝酿多重变更。港股市场云集头部互联网公司(AI)、造车新势力(智驾)、消费电子产品(手机),为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空间。同上,在经济基本面充分好转之前,可适当关注红利类资产,港股的红利资产从股息率等方面考虑,值得关注。
商品方面:美国财政赤字及政府债务上限增加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各国央行增配。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全球金融方面被视为避险保值的资产,具有对抗通货膨胀、平衡投资组合风险的作用。
最后,在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中,汇率波动可能会对投资者收益造成一定影响,市场主体通常会采用货币对冲策略,以应对此类汇率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以上采访中涉及的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或收益承诺。过往业绩不预示产品未来表现。请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