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四成基民选择指数基金时犯难,蚂蚁基金发布“指数+”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5-04-22 17:24

导读】四成基民选择指数基金时犯难,蚂蚁基金发布“指数+”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

ETF再迎历史性时刻,目前全市场ETF规模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伴随指数时代加速到来,如何改善指数投资者选不对、择不准、看不懂等现状,成为行业发力点。

4月22日,蚂蚁基金发布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指数+”。据悉,多家机构在“指数+”平台提供更稳健的宽基指数增强产品,并与蚂蚁基金联合共建更丰富的工具与服务,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长期配置需求。

此外,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数据信息,清晰、全面呈现全球市场行情数据,并提供配置、定投等指数投资策略。

场内ETF规模爆发
场外指数投资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指数市场快速发展。场内ETF成为指数行业第一轮爆发主力,而场外指数基金拥有更广泛的大众客群、更灵活的投资策略,投资热度还在不断走高。公开数据显示,蚂蚁基金最新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已超过3200亿元。

然而,快速增长的规模和投资者的认知水平、收益预期仍存在落差。蚂蚁基金调研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于指数基金排名前三的困惑是不知道何时选、选什么、看不懂,对指数基金的超额回报也有更高需求,其中,近四成基民不知道选什么。

针对这些用户痛点,蚂蚁基金在金选指数基金等过往服务尝试的基础上,于4月22日推出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新平台「指数+」,围绕用户配置、选品等具体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工具。

据蚂蚁基金介绍,从配置角度,在「指数+」服务首页,投资者可以从宽基、行业、全球等大类资产视角,更清晰地了解不同类型指数与行情变化,掌握“宽基+行业”的宽窄搭配、“国内指数+全球指数”的全球配置等投资方法。

从选品视角,在具体的配置思路下,蚂蚁基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选品工具,方便用户做进一步的自主选品,比如按不同分类、估值高低、盈利能力等,适合更进阶的成熟基民。而对更多投资经验不足的大众基民,平台重点从“宽基+行业”配置的需求出发,与行业机构一起打磨了宽基选品与行业择时相关的服务。

在行业指数方面,针对基民不懂赛道和择时困难的问题,蚂蚁基金综合了20多家基金公司的高胜率行业轮动模型,客观展示专业机构一致看好的行业板块机会,辅助用户参考。

此外,平台之前也上线了目标投、智能定投等工具,方便用户在合理配置与选品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的回报。

沪上一位基金人士表示,针对基民“选品难、配置难”的痛点,“指数+”通过“宽基+行业”“国内+全球”的配置框架,以及估值、盈利能力等选品工具,简化了投资流程,帮助大众投资者快速入门。行业轮动模型和智能工具(如目标投)为经验不足的投资者提供了专业参考,减少盲目跟风操作,助力长期理性投资。

北京一位基金人士也认为,“指数+”通过资源整合与工具创新,为行业树立了服务标杆,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友好的投资入口。但其长期影响取决于平台能否持续优化模型精准度、强化投资者教育,并在快速扩张中平衡用户体验与风险控制。

机构加快布局指增基金
或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伴随指数基金站上风口,指增基金规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募量化基金数量为610只,总规模接近3000亿元。其中,指数增强产品的数量为295只,规模达2127.6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

业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全市场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相比沪深300指数,平均每年多赚4.3%,但能够连续5年每年稳定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指增基金,仅有四成。

据上海证券统计,指增基金过去一年(2024/4/11到2025/4/10)的业绩表现相对较好,平均超额收益率为2.17%,70%的基金超额收益大于0;今年以来(2025/1/1到2025/4/10)指增基金的表现更好一些,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20%,并且超过78%的基金超额收益大于0。

富国基金副总经理李笑薇认为,A股市场有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指数增强基金结合了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优势,能满足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和超额收益的双重需求,场外个人投资者对其的需求潜力较大,是行业未来布局的方向。

“当前A股市场,指数增强基金还有比较丰富的超额收益空间,未来大家比拼的并不是谁阶段性业绩更好,而是超额收益长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背后需要对模型细节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迭代。”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表示。

在投资者结构方面,个人投资者一直稳居指增基金的主力。据去年12月发布的《指数增强基金全景报告》显示,近三年,机构投资者平均占比为26.78%,个人投资者平均占比则高达73.22%,其中主流宽基指数对应的指数增强基金最受投资者青睐。

针对基民偏爱的指数增强基金,蚂蚁基金推出了「追求“年年增”」专区,为用户甄选年年跑赢跟踪指数的增强基金。据了解,机构从“多策略组合增强”“严控行业偏离度”等专业指标严谨考量,平台也会持续追踪入选基金的表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场外指基市场拥有更广泛的大众客群、更灵活的投资策略,或孕育指数时代的下一个“觉醒时刻”,接过行业增长的“接力棒”。相比完全复制指数的指数型基金,能够适当调整投资组合持仓的指数增强基金,是场外个人投资者需求潜力较大且机构正积极布局的新焦点。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在指数基金爆发的第一阶段,场内ETF逐渐出现头部机构的“马太效应”,行业竞争白热化、同质化,被称为“最卷赛道”。而场外的指数基金,特别是指数增强赛道,更能发挥不同基金公司在量化等领域的差异化优势,满足多元配置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场内外良性互补发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目前指增基金在指数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仍很低,相较于成熟市场存在显著提升空间,有望成为场外指数发展的新引擎。

“在震荡上行和结构分化的市场环境中,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既‘稳’且‘增’,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散配置,提升长期收益体感,”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副总裁郑艳兰认为,蚂蚁基金希望和行业一起打好“产品+服务+陪伴”三大基建,帮助投资者实现长钱长投。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投资。该文稿不代表中国基金报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