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财政部出手认购,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落地!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进一步充实核心资本3月30日下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议案。四家银行合计募集金额不超过52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去年9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经研究,国家计划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中国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财政部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发行的股票。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05元/股,拟发行股票的数量为272.73亿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本次发行前,财政部未持有中国银行的股份。限售期为五年。中国银行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增加本行核心一级资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契合该行长期战略发展方向,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对该行长远发展和股东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表示,核心一级资本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本次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有助于中国银行夯实资本基础,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稳健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下阶段,中国银行将以实际行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持续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不断开创中国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A股股票。发行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3月30日,发行价格为9.27元/股,拟发行股数约为113.2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5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目前不持有建设银行股份。限售期为五年。建设银行表示,财政部战略投资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增强财政政策传导效能,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交通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金额约为45.8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金额为30亿元。认购方式为现金认购。此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8.71元/股,拟发行的股票数量为137.77亿股。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超过30%,将成为该行控股股东。此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以支持未来业务发展。交通银行表示,此次发行将进一步充实该行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夯实该行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基础,为该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应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未来持续保持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邮储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约为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金额为78.54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金额约为45.66亿元。认购方式为现金认购。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为6.32元/股,拟发行数量为205.7亿股。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邮储银行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契合该行长期发展战略,有利于该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资本内生积累能力,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该行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业务发展、落实战略目标,通过对募集资金的合理利用,提升该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中长期股东价值。截至本周末,国有六大行2024年年报悉数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六大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较2023年实现正增长。
不过,在加力服务实体经济背景下,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难题,净利润增速面临下降的风险,而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是银行内源资本补充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下降意味着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降低。
因此,通过定向发行A股股票融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有效地帮助国有大行应对盈利端的短期波动,进一步增强国有大行风险抵御能力,预留足够发展的“安全垫”。
分红方面,根据统计,六大行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若加上此前中期分红,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累计超4200亿元。
一直以来, 国有大行都是分红“大户”,积极通过高分红更好地回报投资者,但若要持续保持高分红还需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截至2024年末,建行、工行、中行、农行、交行、邮储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11.42%、10.24%、9.56%,较2023年末均呈上升态势。
根据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要求,四大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底线分别为9.0%、8.5%、8.0%。虽然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且保持上升态势,但在更加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大背景下,若要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国有大行仍有较为强烈的资本补充需求,因此这一轮资本补充的强化无疑将进一步夯实国有大行持续分红的信心。
改善盈利预期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也能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降低系统性风险预期,改善盈利预期,从而让估值修复的“通道”更敞亮。
分析人士指出,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使银行能够扩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撬动更多信贷投放,从而改善收入结构。当前,银行净息差收窄导致利润承压,信贷扩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冲盈利下滑压力,增强市场对银行未来盈利的预期。
同时,定向增资体现出中央对国有大行未来经营业绩、转型发展的坚定信心,无疑释放了明确政策信号,传递出金融体系稳定的政策导向,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银行潜在风险的疑虑,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校对:王玥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