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兼顾短期避险和中期布局,理财公司调整资产配置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对等关税”风波冲击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优化调整投资策略。
多家受访机构表示,在货币宽松政策背景下,二季度债市有望延续强势,关注中高等级信用债以及利率债的波段交易机会;权益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点,各家理财公司仍坚定看好国内权益市场,建议投资者重视“固收+”类理财的投资机会,关注低点布局机会。
利率债存在波段交易机会
在银行理财存续产品中,主要投向债市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比超九成,债市的波动牵动市场神经。
中邮理财表示,资金进入债券市场,更多是对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评估。短期看,债券收益率可能低位震荡;年内看,尤其是二、三季度,关税风波对基本面的影响会逐渐显现,美国经济的反噬也会带来美联储降息空间,国内择机降准降息落地,对债市仍有支撑。
“从理财角度看,利率债可以波段交易;在政策支持下,中高等级信用债可以适当拉长久期,短久期信用债可以继续适度挖掘。”中邮理财称。
信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流动性宽松与避险情绪共振,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下行。长端利率在快速下行至1.63%后,可能挑战前期低位,伴随事件消化,快速下行后市场可能再度回归震荡。在此背景下,前期利率高点配置的固收类理财将迎来净值上涨,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窗口打开,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固收类理财,积极把握利率下行趋势。
一家头部理财公司认为,央行有望维持甚至加强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债券市场中长期前景向好,收益率有望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二季度债市有望延续强势,当前是布局纯债资产的理想时点。
法巴农银理财建议,在资产配置上采取以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策略,兼顾短期避险需求和中期布局机会。在债券投资方面,建议短期增加债券和现金类资产配置,尤其是在市场不确定性高涨之时,建议增配黄金等避险资产以对冲极端风险。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也认为,当前,市场避险情绪有所提升,使得部分避险资金涌入国内债市以寻求避险机会,叠加3月下旬以来央行对流动性呵护逐步加码,在后续宽货币政策的预期下,共同为债券市场后续走牛提供了一定支持,国内债券市场整体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
青睐低波红利类资产、内需为主产业链
权益市场大幅震荡,中邮理财建议,紧密关注形势变化,择机低位配置,行业上向受“贸易战”影响小的板块倾斜。
往后看,该机构认为,一是政策支持强。近日中央汇金等机构支持买入ETF,央行表态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众多企业密集开展回购增持,股指得到较好支撑。二是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消费、科技、医药、公共事业、国防军工等板块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或迎来发展契机。
信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来看,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收敛,但资金在避险结束后仍会进一步全球再配置,关注市场调整后的低位配置机会;结构上,低波红利类资产、内需为主的产业链具备一定的对冲效果。信银理财“固收+”坚持绝对收益导向,积极布局低波红利等稳健策略,建议投资者重视“固收+”类理财的投资机会,关注低点布局机会。
法巴农银理财认为,经历快速下跌后,部分优质资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建议关注防御性板块和具备内需属性的行业。此外,在全球科技板块大幅回调后,建议考虑筛选高科技龙头作为中长线配置标的,建仓需循序渐进,以防短期波动。
张翘楚认为,可积极挖掘结构性机会。在投资策略上,后续可关注行业配置再平衡方面的操作,通过降低出口依赖型行业仓位,增配内需驱动板块,同时,保留部分对冲性头寸,以减少海外因素波动带来的扰动。
合理分散投资 构建多元化资产组合
面临市场的重大变化,受访机构及人士建议,提高低波动产品比例,合理分散投资,构建多元化资产组合,同时做好理性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中邮理财表示,首先,现金类产品和纯固收产品确定性强,短期内债市有较强支撑,波动性预计有限,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持续投资相关产品;其次,“固收+”产品方面,可以优选波动控制好、偏向股债中性等策略、以优先股等低波资产打底的产品;最后,长期来看,股市仍有结构性机会和企稳回升的潜力,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市场信号,择机配置混合或权益类产品。
张翘楚也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是可以增强多元化配置,例如,采用股债均衡组合配置策略,并适当配置一定的货币市场类资产,以提高投资组合流动性;二是可以聚焦高确定性方向的板块,如部分政策明确扶持的成长性板块,以及部分盈利较为稳定的防御性板块;三是按照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偏好,建立相应的投资规则,做到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