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国基金报联合权威投关平台机会宝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上市公司投关价值经纶奖评选榜单重磅揭晓。据了解,在榜单评选过程中,ESG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指标。
近年来,随着A股被纳入罗素、富时相关指数,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ESG理念在投资实践中还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秉承ESG理念的投资机构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获取不俗的经济效益。有学者观察到,投资于ESG绩效比较好的上市公司的基金,其投资业绩也相对较好。此外,根据摩根斯坦利报告,MSCI新兴市场ESG指数表现优于同期MSCI新兴市场指数,其超额收益主要来自ESG要素。
高度认可
近八成公司ESG评级高于A
此次经纶奖评选过程中,中国基金报联合权威投关平台——机会宝通过对等多家权威机构的ESG评级体系进行系统行为分析,结合数百个关键指标对相关上市公司的ESG进行综合打分,并以此为参考基础进行榜单评选。因此,此次获奖的公司,均具有较高的ESG评分。
例如,在本次荣获“年度投关价值杰出公司”、“年度最具投关价值公司”、“年度投关价值新锐公司”三大奖项的合计240家公司中,就有多达187家的华证ESG评级在A以上(含A),占比高达77.92%,其余53家的ESG评级也均在BB级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华证ESG主要采用行业加权平均法进行ESG评价,根据得分相应给出“AAA-C”九档评级,“AAA-A”属于“LEADER”档位。
华证ESG九档评级及获奖公司具体评级情况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wind,机会宝
接下来,我们从E、S、G三个维度对已获奖的上市公司做出具体分析。
E:逆势而起!
多家重污染赛道企业获最高评级
环境责任是ESG三大价值支柱之一,它主要指公司应当提升生产经营中的环境绩效,降低单位产出带来的环境成本,较为典型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与废弃物、环境机遇(如清洁技术、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等。
显而易见,不同行业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严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一些企业本身就属于环境友好型行业,只要其自身没有什么环保劣迹和违规行为,评级自然会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如金融行业的东方财富、中信证券以及软件行业的深信服、金山办公等,这些获奖公司均获得了华证ESG评级中的最高评级——AAA级;
而对于本身就处于蕴含重大环境风险行业的一些企业来讲,高评级自然没有那么容易。至于重污染行业的具体分类,根据环保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重污染行业涵盖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16类行业。
不过,在已获奖的240家公司中,却不乏身处重污染行业却仍获高评级的企业。
以太阳纸业为例,太阳纸业所属行业为造纸业,但截至考核期末,其华证ESG评级仍为AAA,WindESG评级也为A;再以海油发展为例,海油发展本身处于采矿业,其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11家下属单位被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外排污水的常规污染因子主要包括COD、氨氮、悬浮物、总磷等,废气的常规污染因子主要包括SO2、NOx、烟尘、VOCs等。在此背景下,企业仍然获得了AAA的最高评级,WindESG评级也为AA级。
S:勇担社会责任
14家获奖公司ESG社会评级为AAA
社会责任主要指一些与人和社会的权利、福利和利益有关的因素,具体包括客户满意度,数据保护和隐私,性别平等,社区关系,人权和劳工标准等。
近年来,监管在不断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对ESG尤其是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早在2006年9月,深交所就发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定期评估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到了去年9月,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首次提及ESG披露,并将其加入考核;上交所也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自愿信息披露》,明确指出科创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包含社会责任信息。
监管指引之下,上市公司们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热情日渐高涨,社会责任感也愈加强烈。就以长江电力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多年来,长江电力秉持“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社会责任理念,开展了定点扶贫、库区帮扶、企地共建、公益捐赠等多个特色扶贫项目,有力促进库区经济和民生发展。2020年,长江电力实施履责项目48个,项目资金2.13亿元。
在此次获奖的上市公司中,长江电力、伟明环保、上海医药、中国核电等14家公司截至目前最新的华证ESG社会评级仍为AAA级。
相关上市公司名单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wind,机会宝
G:公开透明
近七成获奖公司2020信披考核结果为A
由于天然信息差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往往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它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战略、三会治理、信息披露、税务策略等。注册制下,为了打消市场对上市公司出问题的担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必然选项,而信披又是其中最主要的抓手。
不仅如此,沪深交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办法》中也曾明确提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情况对是交易所在进行信息披露考核评价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就以上交所为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办法》第十五条中,上交所就提出,“本所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否通过 “上证e互动”等手段,及时有效地回答投资者问题,与投资者互动沟通;
(二)是否主动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向投资者介绍公司业绩或者说明重大事项;
(三)是否积极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多种途径,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
(四)是否及时回应投资者的投诉,定期向投资者征求意见,并相应改进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工作。
基于此,在“G”评级体系中,信披质量也往往会被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例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2019)》中就曾将公司治理透明度作为上市公司治理(G)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在已获奖的240家上市公司中,沪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2020年信息披露评价结果显示,除了暂未被交易所发布信披考核结果的25家科创企业之外,在剩余的215家中,共有多达148家在2020年信披考核结果为A,占比高达68.84%;67家信披考核结果为B,占比31.16%。

数据来源:wind,机会宝
不仅如此,据机会宝统计,在148家2020年信披考评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中,还有多达84家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A,80家在2018~2020三年从未受过公开谴责或批评,具体名单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wind,机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