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有所回暖,产品数量和募资规模都出现增长,1月共成立107只基金,合计募资规模达832.64亿元;同比数量增加12.6%,规模增长47.8%。2月以来,再有8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募资24.5亿元。春节后,基金发行市场迎来热潮,已有51只基金“定档”2月首发,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2月51只新基金发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定档”2月首发的公募基金已经达到51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其中24只定在2月10日至2月14日这周发售。
从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最多,新发26只,包括ETF及其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南方、景顺长城、汇添富、华泰柏瑞、富国、博时等公司旗下多只科创综指ETF近期将启动发行,鹏扬、浦银安盛、泓德等将推出多只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债券型基金有11只,包括易方达稳裕120天滚动持有等多只持有期基金;混合型基金有10只,部分公司权益部门负责人亲自“挂帅”,比如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监周雪军管理的海富通远见回报,东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瑞管理的东方低碳经济。
另外,新发基金中还有2只FOF、1只REITs,以及1只QDII基金。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表示,节后基金发行热潮或受到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政策推动,证监会鼓励基金公司加强优质指数供给,丰富指数产品体系,引导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二是市场环境向好,不少机构认为2025年A股盈利周期与投融资生态即将站上新起点;三是资金配置需求,春节后投资者手中有更多闲置资金,公募选择节后发行产品,能更好吸引这部分资金。“新发基金的大量发行有望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推动市场行情。”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汪璐称,基金管理人对后续市场预期乐观,基于对市场热点的判断,进行产品布局。节后的发行热潮,是当前市场环境较好的体现,随着市场的回暖,基金销售有望进一步走强。
代景霞称,根据晨星Direct数据,2025年以来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七成,指数基金是权益基金的发行主力,跟踪中证A500指数、上证180指数、中证红利等指数的基金较多。
年内新基金募资超857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按照基金成立日算,今年以来新成立115只基金,合计发行规模为857.11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有19只,规模为469.76亿元;股票型基金有63只,规模为261.36亿元;FOF有9只,规模为61.29亿元;混合型基金有18只,规模为43.07亿元;公募REITs有3只,规模为11亿元。
其中多只基金取得较好发行成绩,如中欧多利、建信鑫源90天持有、南方悦享稳健添利募资规模分别为49.11亿元、46.52亿元、32.68亿元,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约为217亿元。
汪璐称,年初基金新发市场整体表现较好,无论是基金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均较往年有所回暖。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仍是新发市场主力军,这是契合投资者偏好的结果。
基煜基金称,从产品数量来看,权益类产品占比较高,尤其是被动指数型产品,多只宽基指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指数基金的产品更加丰富,审核周期更短,体现出监管层鼓励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从募资角度来看,债基、指数基金等募集情况较好,主动权益基金相对一般。对此,代景霞表示,当前市场存在一定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主动权益基金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投资者观望情绪较为浓厚。
汪璐称,一方面,经济复苏预期、货币政策宽松,以及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强,推动债券市场行情,相对稳定的收益吸引了资金流入;另一方面,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提升了市场对指数基金的关注度。“在去年9月一揽子政策推出之后,市场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市场进入拉升后的震荡阶段。2025年,随着利好政策持续推进,经济基本面有望进一步修复,期待主动权益基金有更好的表现。”
对于投资者如何布局新发基金,基煜基金表示,首先要关注产品底层的投资方向,目前新发的被动指数产品更加多元,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配置能力,识别底层资产的投资价值;其次需要关注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基金经理牛熊周期经验,以及同类产品的历史表现;同时应进行分散配置,动态调整持仓,降低组合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