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湾区创客说·发现独角星芒|走进AI调饮机器人企业安诺机器人
【编者按】南海之滨的创新热土上,深圳以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极致密度,孕育着改变世界的科创力量。从大疆无人机翱翔天际到微众银行重构金融生态,从河套实验室的颠覆性技术到前海深港的跨境协同……“20+8”赛道奔涌的“深圳军团”背后,是政府“放水养鱼”政策活水、创投资本浇灌以及产学研用贯通生态的三重共振。
中国基金报携手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与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同推出《湾区创客说·发现独角星芒》,解码科创力量的硬核突围、透视资本浪潮的前瞻势能。让我们穿过深圳湾的摩天楼群天际线,发现照亮湾区未来的星芒轨迹。
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
2025年,当人形机器人频繁登上热搜引发全民围观时,商用服务机器人已悄然掀起一场“静默革命”。
在智慧零售领域,安诺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调饮机器人矩阵,正将“AI+机器人”的科技想象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服务。
走进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企业,3000平方米左右的复合空间里演绎着“硬核”智造:左侧机械臂产线区火花飞溅,右侧咖啡集成区则飘散着现磨香气。
安诺机器人创始人黄煌手持一杯机器人拉花咖啡向记者展示:“从点单到出品仅需90秒,每位消费者都能体验定制化的咖啡拉花及印花图案。”
从桌面级机械臂的核心部件研发,到商业场景落地,安诺机器人选择了一条“垂直穿透”的进化路径。其自研的高精度机械臂不仅突破传统应用场景,更通过模块化设计快速适配咖啡、奶茶、冰淇淋等新茶饮制作需求。这种“技术平台+场景插件”的模式,让安诺机器人在两年内实现产值翻番,出海至全球七十多个国家。
当行业热议通用机器人时,安诺机器人选择在饮品领域“做深一米、挖深一尺”。黄煌向记者直言:“我们希望未来可以成为消费类饮品机器人的头部企业。”
本期《湾区创客说·发现独角星芒》栏目同步以视频记录此次调研活动,视频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基金报:安诺机器人为什么会首先推出智慧零售领域的饮品机器人产品?
黄煌:我们公司早期做机械臂这一类产品,最早应用在教育领域。在寻找应用场景的时候,我们关注到商业应用场景中,无人零售和智慧零售的未来空间是非常大的。并且现在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2019年我们就在智慧零售这一领域做了很多研发,推出一些自动化解决的应用产品。产品推出后非常受市场欢迎。
中国基金报:这样的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黄煌:比如咖啡机器人拉花的技术,我们通过摄像头视觉来捕捉并识别拉花师的动作,再把这些动线形成坐标点,让机器学习、训练,用在我们的机器人手臂上。同时,我们添加了拉花打印的功能,来满足客人定制化的需求,增加互动感。
此外,我们也可以“千人千面”,按需定制+多场景应用。在产品出海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来对产品进行微调,符合当地的口味;考虑到海外市场电压、语言、支付方式的差异,我们也都做了本土化的适配。
中国基金报:现在海外市场的订单占比如何?
黄煌:我们国内外订单的比例已经是1:1了,目前产品销往国内100多个城市,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咖啡机器人、奶茶机器人等机器人现制饮品产品已经成为安诺机器人的主营产品,占总营收约60%。
中国基金报:完成精细化动作依赖于机械臂的精密度,安诺机器人是如何完成技术突破的?
黄煌:首先是自主研发高精度六轴机械臂及控制系统。为了机械臂本身结构的精密度,我们会通过比较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来生产所需零件。其次,我们使用的谐波减速机也可以保证电机通过减速后,其中间隙的零差非常小、重复定位精度比较高,可以达到正负0.3mm的精度。再次,通过自主研发机器人控制系统及算法平台:支持多轴联动插补控制算法,支持多种智能交互控制方式,我们能够使机械臂形成一个闭环,达到非常精准的控制。最后,通过集成先进的视觉捕捉技术及识别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多核心模块自主研发,配备灵敏传感器、工艺关键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和训练)、物联网技术、人机交互、云端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来实现机器人智慧无人零售的自动化运营。现在安诺机器人所有的产品和技术皆完全自主,这也构建了我们安诺机器人的一个技术壁垒。
中国基金报:未来会不会引进一些新的技术?
黄煌:我们现在正研发数字人与产品点单系统的融合。通过语音、摄像头来识别人脸的一些动作和嘴形,以此判断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客户进行推荐。这款新增了AI语音协助功能的产品,我们预计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推向市场。
中国基金报:现在机器人的品类非常多样,安诺机器人下一步的产品布局是什么?
黄煌:我们目前的客户群体主要是零售领域的B端客户,实现产品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未来除了饮品赛道,我们可能也会在餐饮方面做一些研究。此外,我们也可能会布局人形机器人,但并非目前可以走动、跑跳的人形机器人,主要还是落地于实际应用场景之中。比如,我们目前是一个单独的机械臂来制作咖啡,未来机器人外表可能会倾向于人形。
中国基金报:目前已经有很多巨头官宣加入机器人的赛道,你如何看待未来的竞争?
黄煌:机器人的种类很多,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到现在比较火的人形机器人,还有一些特种机器人。安诺机器人的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就是在智慧零售方面。即使巨头企业也参与其中,无非还是需要切入某个应用场景,也就是赛道选择问题。
首先,需要考虑应用场景是否广阔、未来是否可以批量生产。其次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一个产品需要不断地迭代,直至成熟,再去给到消费者。最后,产品在实际应用场景之中仍会有很多问题,消费者是否喜欢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巨头企业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路还是挺长的。
中国基金报:了解到你从创业之初就选择了深圳,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黄煌:创业之初,深圳有很好的孵化环境和政策支持。安诺机器人属于科创类别的企业,早期创业时,我们申请了深圳科创委的资助。深圳政府把真金白银给到了创业者,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此外,深圳有非常优越的供应链优势,研发、采购、组装全过程都非常便捷,可以很快制作出样机。我们公司处于智能制造园区之中,楼上楼下都有产业上下游的配套企业,这就受益于深圳“上下楼即上下游”的模式。
中国基金报:创业近十年,对你来说,哪几个关键词可以形容这段经历?
黄煌:第一个关键词是兴趣。我比较喜欢研发机械臂,时不时地去钻研,所以兴趣很重要。第二个关键词是坚持。我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也会有放弃的想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初心,一定要把产品和技术给到我们的消费者,带来好的体验,把产品做好。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创新。我们的产品一直在不断地迭代,以满足客户提出的新需求。
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成为饮品类机器人的头部企业。与此同时拓宽产品品类,使我们的机器人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