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沈竹熙、王晓宁: 竭力打造可减轻投资者焦虑的产品

来源:电子报 2023-08-14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在经济温和复苏的过渡阶段,不少投资者期待通过绝对收益属性的产品获得安心回报。这个阶段股债都有机会,但是波动不可避免,较平滑的净值曲线或可减轻投资焦虑。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基金经理沈竹熙和王晓宁认为,遵守回撤纪律,把握胜率大的机会,有望画出一条平滑的净值曲线。

坚持底线思维

据悉,由沈竹熙和王晓宁共同管理的国富安颐稳健6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正在发行。

沈竹熙是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拥有17年从业经验,职业生涯历经银行、券商和公募基金,擅长自上而下选择资产,根据经济路标以及触发因素界定权益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轮动状态。

在她看来,目前经济正处于温和复苏的过渡阶段,市场流动性中性偏宽松。这样的环境利好债市,纯债方面的机会更大一些;股市则可能是比较显著的结构性行情。

基于对经济周期的判断,沈竹熙介绍,国富安颐稳健6个月持有基金在前期将重点关注纯债与转债。转债方面,重点关注偏债类和均衡类的品种。

在追求绝对收益的基础上,当交易机会出现时沈竹熙也不会放弃进攻性品种。去年下半年她利用债市调整进行了一波漂亮的操作。“三季度时组合增配了信用债品种,占比较高,享受到了信用债息差收窄的红利。信用利差收窄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10月底,随后信用债利差趋近极值,这是罕见的现象。我判断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存在一定的预期差,信用债相对利率品种的性价比也将明显下降”。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也由此获得了较好的绝对收益。

总结来说,沈竹熙整体上以高等级的信用债打底,获取比较稳定的票据收益。而在捕捉交易性机会方面,她主张抓大放小,“一年能抓住一两次大的波动机会,收益就挺可观的了”。她认为今年仍可期待政策宽松带来的债券市场的交易性机会。

沈竹熙在投资时看重赔率,体现在选券上,管理绝对收益目标产品,她几乎不做信用下沉。

谈及原因她介绍道,“首先,我们严守信用风险的底线思维,要‘活下来’才能‘活得好’。其次,信用下沉长期看是不划算的,一旦‘踩雷’就是毁灭性的冲击。即便没有踩雷,下沉品种的流动性也常常令人堪忧,负债不稳定时可能无法脱手。”

规避部分波动

实现风险收益目标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分析部总经理王晓宁负责国富安颐稳健6个月持有期基金的权益投资部分。

“均衡”是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标签,王晓宁正是典型的均衡配置选手。作为公司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晓宁研究的覆盖面较广,对很多行业都有相当的敏锐度,自下而上在各行业选取优质企业积累阿尔法收益。王晓宁表示,新基金建仓初期,他倾向于选取有较强增长确定性和持续性的标的,严控风险,以积累安全垫为主。

追求绝对收益的混合型产品,对负责权益投资的基金经理的回撤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王晓宁表示,会根据固收仓位未来一年的收益率来制定权益仓位的回撤纪律。

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他倾向于聚焦转债。原因是:从大类资产看,如果宏观周期摆向强复苏,则股票市场大类资产的吸引力就是最强的,反之则是债券的吸引力最强。因此,在宏观周期较为纠结的阶段,转债市场通常会有更好的表现。

谈及如何挑选转债,他介绍这是固收和权益团队合作的产物。转债研究员负责筛选条款,若推出的性价比较高的一些条款叠加到股票的行业观点、个股观点,形成共振,就完成了个券的强推荐。基于新产品的特性,他认为宁可放弃一些“热门”标的,也要把握相对冷门的个券,以实现组合的风险收益目标。

基于这一风险收益目标,王晓宁几乎放弃了偏股性转债。“这实际上是在波动率和收益率之间的取舍,核心是通过规避一部分波动,追求尽可能平滑的收益曲线。”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