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场再次陷入震荡格局,各种消息满天飞,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不断升温,不少投资者甚至将定投“断供”,希望等市场稳定了再决策。
面对震荡的市场,丘吉尔的名言“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或许能够让你鼓足勇气,乐观面对当前震荡的市场。
投资中最大的敌人——人性
金融投资家杰西·利弗莫尔所说,投资中,你必须对许多东西严加防范,其中最重要的是防范你自己——警惕你的人性。
在投资中,我们的感受与现实情况往往不完全一致。比如在经历了快速上涨的牛市第一阶段和震荡攀升的第二阶段后,在牛市泡沫的第三阶段,你的感受往往是——这个行情傻瓜都能赚钱,即使出现暴跌也认为是加仓的机会,不会怀疑牛市结束,人人都是高风险偏好者。
但现实情况却正好相反。大家非常乐观的时候,市场的估值往往处于高点,随时可能来一波快速下跌行情,此时正是理性投资者应该减仓的时候。最近的案例就是巴菲特,去年美股不断创新高,很多投资者趋之若鹜,而巴菲特则开始减仓,囤积现金。现在回头看,我们才发现巴菲特是如此有远见,成功躲过了美股这波调整。
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市场情绪,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理性投资。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大家不知道正确的“抄底逃顶”姿势。
长期视角下的正确姿势
在股市中亏了两万英镑后,牛顿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人性的疯狂。”牛顿的投资经历与部分散户的经历极为相似。他赚了7000英镑后,感觉市场太疯狂就果断离开。但看着周围的人还在赚钱,他再次买入。最后,牛顿亏损两万英镑出场。
伟大的牛顿会犯这样的错误,最核心的原因是只凭短期感受投资,而不是以长期的理性视角投资。
低买高卖是投资的底层逻辑,但这个“低”和“高”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即在底部区域买入,在顶部区域卖出。那么,如何判断市场是不是处于底部区域呢?
霍华德·马克斯在其著作《周期》中指出,判断市场所处的区域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出发。定量方面,评估市场估值水平有没有偏离历史正常水平;定性方面,看周边投资人的行为。他还指出,评估周期所处的位置,并不能告诉我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能告诉我们发生何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耐心是投资最大的美德。不断地做能获胜的大概率事情,是很多竞技运动成功的关键。
巴菲特推崇的史上最伟大击球手Ted Williams的击球规则是,球飞到最佳位置才会挥棒,否则就放弃击球。巴菲特在投资中也奉行这一信条,“你不需要每一次都挥棒,你只需要等待那个‘好打的球’”。
市场迎来挥棒时刻
从定量方面看,截至4月18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25倍,处于近10年的44.12%的分位点,即比过去10年中55.88%的时间都要便宜。从市净率角度看,4月18日沪深300指数市净率为1.31倍,处于最近10年14.29%的分位点,比过去10年中85.71%的时间便宜。
此外,刚刚发布的宏观数据也为投资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季度,国内GDP增长5.4%。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端,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投资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外贸端,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从经济、市场估值和情绪三个维度看,当前A股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投资价值,看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的投资者,不妨以定投的方式逐渐布局,耐心等待新一轮周期的开始。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