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当地时间11月6日,被称为“科技界春晚”的OpenAI首届开发者大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大会展示出OpenAI在大模型、降费提速、定制化GPT、多模态应用、GPT商店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将对AI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人类未来带来哪些影响?投资者应关注其带来的哪些机会?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海内外的行业专家及机构投资者。
OpenAI突破性进展
此次大会推出的全新GPT-4 Turbo,支持128k上下文,而价格只有GPT-4的三分之一。
对此,通联数据智能投研业务中心总经理许丹青指出,GPT-4 Turbo在token限制做出调整以及价格的大幅下降,将帮助OpenAI进一步加快数据飞轮的积累,巩固领先地位。同时也为国内的大模型厂商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新推出的GPTs无需编程,用户可以用自己的自然语言创建“个人版ChatGPT”,实现“0代码”开发。
海通国际分析师姚书桥指出, OpenAI旨在实现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打造专属于自己的GPT,从而推出自定义版本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定制化的自定义模型程序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的AI聊天机器人将会更为普及,有望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并赋能各行各业。
应用商店GPT Store将在本月正式推出。许丹青认为,GPT Store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态与平台。对于整个AI产业而言行业上限被打开,产业的中下游都会受益。
AI将给健康科技等领域
带来两位数增长
AI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将为投资者带来哪些投资机遇?哪些企业可望在这片蓝海中胜出?
对此,安联投资主题式股票投资主管安德烈亚斯·福鲁斯基(Andreas Fruschki)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快,其生成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都将提高。同时,生成模型将不断推陈出新,在医疗保健、金融和运输等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此外,通过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工具,未来会有更广泛的人群便利地使用人工智能。“AI的出现为我们的开放式主题投资方法增添了新的方向,为参与人工智能驱动的结构性转变带来的增长前景开辟了多个新角度。”
安德烈亚斯认为,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颠覆性力量或将给以下细分市场带来两位数的增长:健康科技、AI赋能农业、AI赋能基础设施、智能化机器、新一代能源及宠物经济等。
许丹青认为,目前看,大语言模型百花齐放式的发展已行至下半场,逐渐收敛并趋于精细化。那些坚守场景,同时能够抓住AI创新机会的企业更有机会胜出。
安德烈亚斯同时提示了相关风险。他指出,ChatGPT以及所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都需要关注伦理问题,此外,类似人工智能创建图像的版权和许可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历史一再证明,每当有新技术出现,首先会被广泛应用,然后监管会积极跟进。OpenAI在起步阶段即开放ChatGPT供公众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用户实时反馈,以便更好地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