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在今年波动较大的市场中,私募机构经营情况两极分化严重,头部机构优势仍然明显,部分中小私募发展举步维艰。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有些私募想办法压缩运营成本、开源节流,同时进行薪酬改革、努力留住优秀人才、建设投研团队,为后续发展蓄势。
两极分化明显
部分私募入不敷出
目前大多数私募基金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产品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经营成本则包括人力成本、办公费用、投研支出等。据了解,在今年震荡的市场环境下,部分私募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管理费一年一提,根据产品规模情况计提,现在市场管理费普遍在1%~1.5%,业绩报酬一般都是15%或20%,但这两年由于市场低迷,私募业绩压力大,普遍拿不到业绩报酬,且经营成本较高,包括办公场所、人员、设备等成本,还有交易系统、行业数据库、研究服务等采购费用。”某私募市场负责人坦言。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樊雨表示,从私募收入来源看,包括固定管理费以及浮动管理费。对于大多数管理规模较小的私募,固定管理费带来的收入并不高,其核心收入源于浮动管理费,也就是业绩报酬。从经营成本来看,主要包括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办公场地的租金、办公设施的成本,以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登记、维持运营的费用等。“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80%的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5亿元的管理规模也被业内视为证券类私募机构的‘生死线’,低于这个规模的机构,叠加二级市场的影响,他们很难收取浮动管理费,未来或面临一些挑战。”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称,基金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私募管理人除了日常的办公行政和交易系统的IT硬件投入之外,最大的经营成本是组建和培养专业投研团队的人力资源成本。在近年来弱市环境下,部分管理规模较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果无法做出较好的收益获取业绩报酬,只靠有限的管理费收入便很难覆盖日常的固定成本,将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鹤禧投资表示,私募的一般经营收入来自管理资产的申购赎回费、管理费以及业绩提成,成本主要是房租、投资研究的投入以及人力成本。“我们不同于其他私募,所有产品都没有申购赎回费,业绩报酬都是客户赎回时才能拿到。因此,我们的主要收入来自管理费,支出主要在投资研究、人力和房租等方面,我们每年支付给各类研究服务机构等的费用都在千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私募机构的经营情况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私募市场人士称,近年来的市场情况对于初创型私募并不友好,想要做出出色的业绩不容易,尤其在投资者信心不足的环境下,募资也很困难,发展举步维艰。
鹤禧投资表示,目前行业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头部机构的优势更加凸显,而小规模私募的合规经营压力非常大,一方面市场环境导致实现超额收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监管新政策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私募产品备案、发行等都有更严格的要求,运营成本有所增加。因此,生存问题可能是小私募更需要关注的。
沪上某大型私募市场总监也说,目前小型私募面临着募资难的困境,可能前期通过一些通道业务支撑规模,伴随着监管趋严,这块业务规模在不断萎缩。中大型私募主要还是看过往几年的经营思路,经营相对稳健、成本端控制较为严格的私募,目前仍能维持正常运营,但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过往经营比较激进、成本端控制较宽松的私募,目前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可能需要通过裁员、降薪等方式确保企业能够持续经营。
修炼内功
加强投研建设
记者了解到,在当前环境下,不少私募想办法压缩经营成本、开源节流。
“今年公司产品的业绩确实有一定压力,因此更多是处于韬光养晦的阶段,努力修炼内功。目前公司的管理规模十多亿元,人员相对精简,整个团队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降薪裁员的情况。”前述私募市场负责人表示。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在薪酬待遇方面还比较稳定,“但由于今年市场整体表现一般,我们团队的奖金可能会有所减少,这也可以理解,更多的是希望抱团取暖,能够一起扛过‘寒冬’。”
鹤禧投资称,今年公司经营稳定,努力为客户赚取回报,同时,不降薪、不裁员是公司的坚守,奖金方面因为受市场周期影响,预计比往年略微下降,也是希望员工与公司共渡难关,抱团取暖以待春暖花开。
也有一些私募积极修炼内功,想办法留住优秀投研人才、提升投研实力。姚旭升称,虽然今年市场震荡,私募基金行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但与往年相比,今年许多私募管理人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巩固投研团队的稳定性,进行了薪酬改革,除了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之外,还建立了清晰透明的晋升机制;同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鼓励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公司选择平台化经营,将整个策略研究和交易进行分工模块化,提升策略端的多样化程度,降低人才流动对公司策略及运营的影响。
深圳卓德投资副总经理李进表示,公司今年经营状况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团队进一步扩张,引进了具有多年海外投资背景的量化投资团队,另一方面进一步组建了市场和营销团队,股东也在加大投资。“公司目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业绩继续创新高,所以今年员工福利待遇应该也还不错,具体等年底结算后决定。”
他说,由于这几年资本市场低迷和监管层的规范化要求,私募机构整体生存状况更为严峻,行业竞争更激烈。但有持续业绩回报、产品波动小、策略差异化发展、渠道和客户维护好的私募机构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头部或者管理更规范的私募,品牌效应得到更多展现,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目前市场加速了私募行业的规范,有利于行业整体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