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超六成指数增强基金跑赢基准 最多领先25%

来源:电子报 2024-11-04 09:07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今年快速变化的股市行情给公募量化选股模型带来挑战,指数增强型基金增强效果出现分化:最高超基准收益超过25%,也有部分产品大幅亏损,超业绩基准收益率首尾差距超过3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指数增强型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量化选股、市场定价偏差修复等。近期,市场出现较大变化,基金经理正在调整量化模型中的因子权重和组合管理参数,追求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超六成产品斩获超额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今年以来257只指数增强型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排除新基金)平均超基准回报为0.5%。其中,155只基金斩获超额收益,占比超过六成。

部分基金通过较好的投资运作,斩获不俗回报。比如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基金,今年以来超基准收益高达25%,斩获超过30%的投资回报;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易方达沪深300精选增强等,同期超基准回报都超过10%。

谈及指增基金获取的超额收益,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表示,此类产品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主要原因在于:A股市场仍处于相对低效阶段,许多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存在偏差。通过超配被低估股票和低配被高估的股票,在市场估值得到修复时,可实现超额收益。而且,指数增强型基金会综合考虑股票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财务健康状况、事件驱动等因素,根据多维度的量化指标进行股票筛选,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创金合信北证5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董梁表示,量化指增基金一般会用风险模型和优化器来构建预期风险收益最佳的组合,也有利于获得超额收益。

在整体跑赢基准的同时,也有部分产品增强收益效果为负,今年超业绩基准收益率首尾差距超过36个百分点。

据博时中证500增强ETF基金经理刘钊分析,公募指数增强基金“中位数”未完全跑赢对应的“全收益指数”,其中沪深300指数产品跑输1.1个百分点,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产品分别跑赢1个和2.7个百分点。“今年的超额收益上半年高,下半年至今低甚至为负。质量因子、部分分析师因子是负贡献。如果在这些因子上配置较重,基金负超额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刘钊称。

北证50、中证1000等指数产品

超额回报明显

从品种来看,北证5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热门品种超额回报更加明显。

董梁对此分析称,北证5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都是以小盘股为主的指数,其市场定价的有效性比较低。沪深300是大盘股指数,不利于做出超额收益。上半年,红利策略走势强劲,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有很多高分红股,相关指数增强基金超配高分红成份股获取了超额收益。

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也表示,指数增强型基金实现超额收益率的难度往往会随着基准指数成份股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基准指数成份股数量越多,指数增强型基金在保持80%成份股占比的前提下,其选股的灵活性越高。因此,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基金在整体超额收益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董梁提到,下半年以来不少指增基金的超额收益出现了明显回撤,主要原因是9月24日反弹行情突然启动,过去一两年的超跌股表现强劲,而这些正是指增基金低配的对象,从而造成了超额收益的阶段性回撤。

“基于因子回报情况,近期我们适度降低了技术类因子在量化模型中的权重,上调了基本面因子的权重。对于组合管理参数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降低跟踪误差。”董梁称。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