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立3年来回报均超6%

来源:电子报 2024-12-02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2021年12月,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面市。三年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阵容持续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公募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已达83只。

截至11月29日,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2.15%,近三年收益率达7.51%。在此背景下,全市场83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5%。在首批成立的6只产品中,鹏华、惠升、富国旗下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产品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7%,南方、华富、中航、景顺长城旗下产品的收益率均超6%。今年以来,83只同业存单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1%,其中,12只产品收益率超过2%。

兴银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基金经理王深表示,过去三年,存单指数基金很好地填补了货币型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的投资空白。在2022年末理财负反馈、今年三季度末的债市下跌过程中,存单指数基金都体现出低波动的特征,短时间内能实现净值修复并创新高。在今年上半年的“资产荒”环境中,存单指数基金的平均收益也优于货币类基金,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投资工具。

同业存单指数产品近年来发展较快,虽然都是跟踪同业存单AAA指数,但不同产品的业绩表现还是有差异。永赢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基金经理胡雪骥表示,收益差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管理人根据对利率走势的判断相对指数久期超配或低配带来的资本利得差异,二是针对同业存单和信用债个券选择上的票息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不断扩容的同时,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总规模却逐年下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总规模为842.40亿元,2023年、2022年同期数据分别为984.9亿元、1382.4亿元。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坦言,与货币基金以及现金管理类理财相比,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低于投资者的预期,这是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此外,市场环境变化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从2022年起权益市场震荡,导致中、高风险产品遇冷,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这一新品种兼具了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优势扩展明显,基金公司纷纷布局。但随着今年9月以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大量资金从稳健类产品流向含权产品。

胡雪骥也指出,今年以来,长债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债券资产的久期贡献相较票息更加显著。同业存单作为短久期固收资产,在资本利得方面不如长债,所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持有期回报不如纯债基金,部分资金可能流入债市。考虑到这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流动性和收益性、波动性之间仍然较为平衡,在后续的市场波动中有望受到更多资金青睐。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