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立:坚守产业脉络 探寻投资进阶之路

来源:电子报 2025-03-17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DeepSeek横空出世,给市场带来巨大想象空间。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农冰立认为,市场机遇正在积累,DeepSeek开辟了更多成本可控、路径多元的新模式,看好AI在端侧和应用类爆发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AI算力、端侧、应用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相关标的。

深度探索投资之道

农冰立是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曾在泰达宏利基金(现名宏利基金)、天风证券研究所、工银瑞信基金任职,2022年加入景顺长城基金,担任基金经理。

从业11年,农冰立坚守深度研究,不盲目跟风,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投资之路。他坚持从产业本质出发,以产业趋势为主要投资视角,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作为产业趋势的洞察者,农冰立重点关注三类产业:一是相对成熟的行业。竞争格局较好,对应标的估值相对稳定,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二是行业增速达到30%~40%的高增长期行业。公司景气度高,但波动比较大,对其波动性要有合理预期,需要重点考察公司的利润水平。三是处于更早期的公司。可能暂时未有业绩或收入不太稳定,但这些标的在特定时间点的产业趋势下仍然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对深度研究的坚守让农冰立交出不俗的业绩答卷。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其代表作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自2023年7月6日以来任职回报率为57.23%,同期业绩基准涨幅为9.07%。

科技领域孕育机会

正在发行的景顺长城新兴产业混合型基金由农冰立拟任基金经理,该基金将聚焦大科技领域。

对于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农冰立表示,DeepSeek的出现标志着全球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AI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主题。

他分析道,任何一个科技产业趋势,都要通过硬件层面或技术层面的硬核迭代创新,带来某种技术和使用体验的根本变化。比如智能手机,iPhone对智能手机范式进行了定义,之后迎来近20年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在范式定义后,2007年到2012年,通过不断升级迭代,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习惯,使消费者接受全触屏智能手机,渗透率不断提升,最终带来2013年以后应用端的爆发。

“现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应用,在多年的发展中,硬件和应用同时迭代,变得越来越成熟。无论是早期的电脑、智能手机,还是现在的AI,大体上都是这个规律。”农冰立说。

在农冰立看来,算力也是一样。现在的投资重点正从算力转向应用等多个维度,在宏观产业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进一步表示,DeepSeek为端侧和应用类推广开辟了更多成本可控、路径多元的模式,国内基础模型的落地进程将显著提速,AI在端侧和应用类爆发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不过,农冰立也强调,现在的模型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仍需要算力的堆叠和硬件的迭代。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算力不是唯一的投资选择。如果公司基本面向好,也有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AI大模型给软件、硬件等相关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农冰立坦言,需要思考的是DeepSeek带来的变化到底影响在什么层面?会影响哪些行业?特定公司的业务面是否在这个阶段确实出现比较好的增长?

“我会仔细甄别特定公司在特定产业趋势下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寻找优势标的,积极布局。如果特定公司和某个产业趋势匹配度不高,我可能不会布局,因为这会降低组合配置的锐度和效率。”他表示。

中国资产重估 港股存投资价值

春节过后,“中国资产重估”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对此农冰立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中国资产上涨有DeepSeek等因素的推动,也有其他深层次的经济和产业逻辑。港股市场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

“港股市场不仅汇聚了众多互联网平台公司、新势力整车厂、软件科技公司,还有AI医疗等新兴领域的优质资产。经历了2022年至2023年的调整后,许多优质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农冰立分析认为,港股市场的特点是“基本面好大概率会涨,基本面不好一定会跌”。如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2022年和2023年,部分优质公司表现依然亮眼。

农冰立认为,港股回暖的趋势有望延续。港股公司资产相对较轻,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较弱,使得它们在复苏过程中更具弹性。他还强调,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不但依赖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更在于其在全球层面具备的稀缺性。

农冰立强调,DeepSeek等AI新技术的出现对中国资产重估产生了重要影响。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接入DeepSeek,进一步推动了AI技术在商业场景的应用。AI技术的进步将加速互联网平台公司在B端、云业务等领域的布局,从而产生边际上的正面影响。原本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才成熟的商业化应用,可能会提前到今年上半年,尤其是资源丰富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或率先取得突破。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