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在A股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化的当下,红利策略凭借稳健的现金流与抗跌属性,成为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压舱石”。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作为红利策略的“2.0版本”,以显著的超额收益和更优的风险控制能力脱颖而出,成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孝华表示,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对传统红利策略进行了优化,其核心价值在于“用科学的规则过滤噪音,让时间的复利自然生长”。
Wind数据显示,2021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该指数累计收益率达100.04%,年化波动率低于主流宽基指数,最大回撤明显较低,展现出非常强的抗跌性。
科学筛选铸就超额收益“基石”
李孝华介绍,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的编制逻辑体现了对传统红利策略的深度优化。与中证红利、上证红利等指数相比,核心差异在于“双重严选”机制:先以上市公司历史分红意愿及质量过滤风险,再通过多因子模型提升收益韧性。
“红利指数多以股息率高低作为选股标准,但高股息是表征上市公司过去分红的历史指标,并不能代表其未来也能够维持高分红。
李孝华介绍,为寻找优质的低估值公司,在样本空间的筛选上,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设置了四道“硬门槛”: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过去一年股利支付率大于0且小于1、过去四年分红总额大于再融资总额、最近两年平均股利支付率及近一年股利支付率均大于20%。这一规则有效规避了大部分历史分红行为及质量不达标的公司,仅有约20%的A股公司能进入样本池。
在样本池优选的基础上,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引入“一高四低”因子——高股息、低贝塔、低估值、低波动和低换手率,通过等权合成价值因子得分,精选前50只个股。
Wind数据显示,自2011年12月30日基日以来,该指数年化收益率达16.57%,显著高于上证红利指数的9.34%和中证红利指数的11.22%;同期夏普比率(年化)为0.89,亦高于中证红利及上证红利指数(截至2025年3月31日)。此外,在2020年~2022年市场调整期间,该指数最大回撤仅为16.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回撤超37%。
构建防御与收益的黄金平衡
李孝华指出,严格的样本筛选与因子加权,让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在熊市中具有显著的抗跌性,在牛市中与其他红利类指数表现相当,这是长期复利的核心来源。
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叠加低波动、低贝塔及低换手指标,从市场面角度更快识别基本面走坏使股价出现大幅调整的个股,以确保指数成份股质地更优,从而具备更强的分红可持续性。
之所以采用市场面指标去进一步定位优质公司,是因为各类基本面指标在反映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时可能滞后,而用上市公司股价及成交活跃度计算的市场面指标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各类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最新认知及看法。
一旦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现恶化,盈利可持续性受损,就会体现到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来,引发股价波动率和贝塔以及成交活跃度异常变化,这类股票会很快被识别并调出指数。
“投资低换手股票是长期主义的体现。”李孝华坦言,“换手率高的股票很容易被过高定价,长期回报并不理想;低换手股票定价相对理性,易于让投资者分享企业盈利增长的复利,也是机构青睐的配置盘资产。”
哑铃策略有望穿越周期
面对科技股的高景气与红利股的稳健,投资者常陷入“二选一”的困境。在李孝华看来,二者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互补:“科技提供向上的弹性,红利提供向下的保护,组成‘哑铃’策略可以有效穿越市场周期。”
李孝华表示,当前红利指数股息率相对债券利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低利率时代红利类资产配置价值凸显。2024年9月24日以来,尽管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而红利类ETF规模激增79.6%(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26日),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同时,在政策层面,《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将险资权益仓位提升至30%,红利股因其稳定的现金流与低波动特性,有望成为机构增配的核心方向。
李孝华表示,当前,投资者可以根据“哑铃”配置策略采取“科技+红利”这一攻守兼备的战术组合,投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成长赛道和红利资产。“当市场情绪高涨时,科技股的弹性可快速兑现收益;当不确定性上升时,红利股的高股息与低波动能有效平滑整体波动。”
李孝华同时强调,科技行情短期表现亮眼,但从长期视角看,红利资产可能更适合作为投资底仓。Wind数据显示,过去十年,A股分红总额增长了215%。当前监管层对分红合规性和频次的强化,意味着红利类资产的制度红利才刚刚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