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三年持有期基金业绩遭遇“滑铁卢” 集中赎回压力或被高估

来源:电子报 2024-08-26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2021年市场相对高点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陆续届满,业绩集体遭遇“滑铁卢”。

持有期基金集中到期是否会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业内分析,近期到期产品规模并不大,潜在影响或被高估。

业绩遭遇“滑铁卢”

2021年公募发行高峰期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陆续到期。

Wind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7只主动权益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结束首个三年运作期。截至8月23日,已有19只到期,业绩悉数遭遇“滑铁卢”。另外8只即将到期,成立以来的业绩目前全部飘绿。其中,有20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超40%,占比约75%。

目前来看,2021年9月24日成立的交银瑞卓三年持有表现最佳,截至8月23日,成立以来回报率为-11.54%,分别于今年5月14日和3月15日结束首个运作期的国富竞争优势三年持有、东方红启阳三年持有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13.18%和-19.08%,也是相对表现较好的产品。

其他基金亏损幅度较大。8月26日即将结束首个运作期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达到58.33%,嘉实时代先锋三年持有、东方红启兴三年持有其间亏损率均超50%。另外,银华富饶精选三年持有、东方红启瑞三年持有、泓德睿源三年持有亏损超过48%。

对比基础市场来看,截至8月23日,上证指数近三年跌幅约16.5%,沪深300指数同期下跌30%。

“过去三年,持有期基金的业绩确实距离投资者的预期有相当差距,主要是因为这些基金普遍在2021年市场相对高点成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过往数据显示,拉长持有期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缓解过程中的波动,但如果市场表现不佳,亏损20%甚至30%的情形并不少见。

实际数据显示,基金成立时点对于基金业绩有着显著影响。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8月23日,之前完成三年运作期的39只基金中,有约30%的产品取得正收益,亏损较大的均为今年到期产品。其中,2018年1月31日成立的东方红睿泽三年持有期基金期满时累计回报超过100%。

到期集中赎回压力或被高估

陆续到期的持有期基金表现不佳,可能刺激基民赎回和放大机构减持压力。

对此,广发证券认为,潜在影响可能被高估,因为集中到期产品规模有限,不会给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即将到期开放的8只三年持有期权益基金合计净值规模不足170亿元,算上年内到期开放的两年持有期和一年持有期权益基金,整体规模约200多亿元,在8月~9月到期的基金规模合计只有百亿元出头。

另据基金二季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首次开放的15只三年期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赎回,近半数净赎回份额超过了1亿份,但鲜见清仓式赎回。

比如,今年1月13日结束首个三年运作期的工银圆丰三年持有在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净赎回13.24亿份和7.71亿份,上半年累计净赎回超过20亿份;3月25日期满的鹏华远见回报三年持有在一二季度分别净赎回超2亿元;4月21日首次届满三年的泓德睿源三年持有二季度净赎回7.79亿元。此外,国富竞争优势三年持有、泓德瑞嘉三年持有、银华富饶精选三年持有二季度净赎回均超2亿份。

另外,今年1月31日结束第二个三年运作期的东方红睿泽三年持有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净赎回17.19亿份和8.49亿份,上半年累计赎回超过25亿元。

晨星基金表示,持有期基金是申购不受限,但赎回受限,持有期规定了投资者的最短持有期限。这类基金从设计机制上约束投资者降低交易频率,减少交易摩擦对实际投资者收益的影响,但最终收益要受市场环境、基金策略以及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影响,在选择此类产品时,需要综合考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