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赵心怡
3月26日下午,中国基金报主办的“AI新纪元 指数大时代——2025指数投资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会上,平安证券副总经理姜学红作为来自券商的唯一主讲嘉宾,发表了题为《扬帆远航 共筑未来》的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ETF在助力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ETF不仅是居民资产配置的好工具,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支持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姜学红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增长”的横向扩张转向“高质量”的纵向发展,伴随国内政策思路的调整和新“国九条”的发布,加上全球格局的改变,我们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结构正逐步向资本市场金融资产转移,在向资本市场转型过程中,投资者应关注上市公司主体的回报,而非只关注短期价差投机的部分。
他表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投资者更有机会享受长期的β(贝塔,市场收益)回报,而ETF正是投资者获取β收益的低成本工具产品。
面对ETF发展的巨大空间,他呼吁构建多方共赢的“ETF生态圈”,强调基金公司、券商与投资者深度联结,并指出券商作为投顾服务商,应以投资者需求为中心,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从投资者教育、交易服务、配置服务等方面着手,覆盖客户投资全生命周期,提供“便捷”体验和“专业”服务。
ETF大发展
投资者认知水平显著提升
姜学红表示,全球ETF市场发展迅猛。据《上海证券交易所ETF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挂牌交易的ETF产品(含ETP)超1.3万只,资产总规模达到15.09万亿美元,较2023年底增长30%。上交所和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沪深两市ETF规模合计接近3.8万亿元。与此同时,ETF的品类也日益丰富,A500指数、科创综指等旗舰指数陆续发布,为投资者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工具。
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ETF能提供多元且稳定的底层资产,凭借交易成本低、品种多样、透明度高且可追踪等优势,满足了居民配置的需求,更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此外,更多长期配置资金通过ETF进入市场,使市场稳定性得到提升,进而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而ETF吸引长期资金的功能也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持长期项目和战略发展。
“ETF不仅是居民资产配置的好工具,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姜学红强调。
随着个人投资者更加积极参与市场,他们对ETF的认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姜学红表示,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宽基配置中国核心资产,客户对通过ETF实现大类资产配置的认知也在提升。相应地,机构的经营思路也发生了变化。平安证券现在已经不再将包括ETF在内的基金产品的首发看得那么重,而是对存量基金的研究更加丰富和深入,从而更专注地构建产品持续经营的服务体系,让客户体验变得更好。
构建生态圈
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为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姜学红呼吁构建多方共赢的“ETF生态圈”,强调基金公司、券商与投资者应深度联结。他指出,基金公司应专注产品与服务供应。券商作为投顾服务商,应以投资者需求为中心,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从投资者教育、交易服务、配置服务着手,提供“便捷”体验和“专业”服务。
“我们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ETF投顾服务商’,积极参与生态圈互动,以零售客户为核心,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他表示。
姜学红介绍,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平安证券特别强调服务的“便捷”。他从两个维度具体阐释“便捷”的含义:一是帮助用户理解ETF,提升投资者对ETF的认知;二是服务逻辑,在投资者教育、交易服务和配置服务这三个环节,把全流程的服务体验做好。
具体来说,在前端的投资者教育上,平安证券在线上及线下都搭建了相应的沉浸式投教场景。在线上组织包括ETF大赛、ETF巅峰导师团等活动;线下组织交易所ETF大讲堂、走进百强营业部等活动,持续提升投资者对ETF品类的认知。
在交易服务上,平安证券从内容及工具两方面入手,在内容端推出金选ETF、热点风向标、ETF机会观察等栏目,持续输出优质ETF投教内容;在工具方面,平安证券推出ETF排行、ETF-PK、网格策略、智选ETF等一系列有效工具和策略,提升用户操作的体验。而在售后的配置服务方面,他们通过ETF赢家工作室持续提供优质的投顾服务。
姜学红表示,我国ETF市场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客户数量已在持续增长,ETF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未来ETF市场规模有望迈向10万亿元量级,与全球市场接轨。他强调,打造健康ETF生态圈的核心是让所有参与者自愿加入,收获良好的获得感并持续信任市场。这或许正是高质量发展时代,金融行业给出的最佳答案——“播下信任的种子,收获资本市场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