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今年市场波动较大,指数增强类策略取得相对不错的收益。中信保诚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姜鹏表示,通过多因子与多风格卫星策略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多种不同风格的策略,如成长、价值、事件驱动等,力争在不同市场风格下实现超额收益。
姜鹏,中国人民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学士,2015年开始从事量化投资研究,曾在量化对冲私募担任量化研究员、量化投资经理;2017年6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现任中信保诚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等产品的基金经理。
引入短周期AI策略
近两年市场变化很快,需要重新评估策略,以应对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姜鹏认为,当前,机构投资者如险资、公募、北向资金占比下降,而量化、游资等占比上升,基本面因子的定价权短期有所减弱,交易行为相关的资金影响力增强。此外,杠杆资金(如两融余额)的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
“我们的指增体系仍采用‘核心+卫星’策略,核心策略中以基本面因子为主,动态调整AI策略占比,而卫星策略仍以基本面为主。”姜鹏说。
在姜鹏的投资体系中,核心的多因子策略主要用于捕捉市场交易行为的共性,包括中长期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以反映不同投资者,如游资、公募,对优质公司或短期交易行为的共同认知。卫星策略则用于刻画特定投资者的个性偏好,例如保险机构偏好高分红策略、北向资金偏好核心资产策略。姜鹏认为,市场的共性强于个性,因此,多因子策略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基本面和量价因子刻画共性,卫星策略补充特定投资者的需求,由此形成完整的策略框架。
多因子与多风格策略结合
严控风险
中信保诚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其近1年、成立以来等多个时间维度的业绩均跑赢指数,超额收益相对稳定。姜鹏认为,这种稳定性源于基金采用了多因子与卫星策略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多种不同风格的卫星策略,如成长、价值、事件驱动等,能够避免单一风格主导时可能出现的超额收益大幅波动。“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长期来看超额收益相对稳定,但劣势在于,当某一风格极端强势时,短期超额收益可能不会特别突出。比如成长风格强势时,我们仍持有价值红利策略,短期表现可能相对保守。”他坦言。
姜鹏强调,他的投资思路并非完全基于黑箱或纯交易模型,而是结合了基本面与量价因子的交互行为。“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我们同时引入基本面因子和交易因子,让模型学习两者之间的复杂互动,这种互动在单一因子类模型中难以捕捉。因此,我们的策略组合相较于纯AI模型,在风险和波动性上更为稳健。这种设计使得输出的组合天然具备一定的风控属性,降低了波动风险,同时保留了基本面与交易行为的综合优势。”他提道。
姜鹏介绍,目前正在测试将部分基本面因子从收益端调整至风控端,效果相当显著。“若组合包含部分AI因子和部分基本面因子,传统做法是将两者直接复合预测收益。而我们采用的是将基本面因子置于风控端的做法,其稳定性和效果更好。未来,我们计划将长期积累的基本面研究成果逐步融入风控模型,以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谈及未来的投资方向,姜鹏表示将围绕收益端和风控端展开:在收益端,会根据投资者结构,深入挖掘交易行为因子;在风控端,将结合基本面研究,包括主动和量化,提升风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