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章子林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向主动管理转型成为券商资管的必然选择。而发力公募化则成为其打造主动管理能力的一把钥匙。在激烈竞争中,将公募赛道作为战略重点,利用自身的投研优势,以差异化发展破局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券商积极发力公募化转型
近年来,在资管新规导向下,券商资管多手准备,积极发力公募化转型。一方面,紧锣密鼓地进行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券商资管机构开始筹备申请或者已经获批公募牌照。
信达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公司对于公募化转型从业务端和布局端都极为重视,也准备申请公募牌照。“明年是公司资管业务三年规划起始年,产品方面将稳固固收、固收+策略传统优势产品系列,加大投研力度发力私募FOF、公募REITs等领域;另外完成所有参公大集合产品改造,形成多策略、多维度的产品架构来进行主动管理”。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相关人士表示,为进一步探索资管新规下的业务发展模式、顺应业务发展需要,公司也正计划公募化转型,目前已在积极筹划准备资管子公司的设立申请,并在将来条件允许时申请公募牌照。
财通资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目前还是侧重从主动管理投研能力出发,打造业务链条和产品线,“接下来,重要的战略业务如公募FOF、公募REITs都会积极布局,被动产品如ETF暂时不是重点。此外,也会积极做好与财通证券的协同。“
万联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可公募化转型的大集合产品相对较少,未来有机会可考虑申请公募业务资格参与公募业务。
华林证券执委会委员兼首席信息官张大威表示,公募基金与公司的整体战略能够相得益彰,因此,公司也在积极储备和布局公募类业务。
兴证资管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积极拥抱公募化转型,待相关条件满足即开展公募牌照的申请工作,“我们近两年在投研团队上,打造了包含固收投资、权益投资、创新投资、大类资产配置、同业投资的多元投研体系,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在权益、固收+等主动管理产品上发力。
安信资管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力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积极调整自身业务结构,布局主动管理。一是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二是聚焦投研能力建设,三是加快产品创新创设能力的提升,四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打造核心竞争力
特色化是破局关键
券商发力公募化,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摆在面前一道待解之题。
“券商资管未来公募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将是适应公募发展需要的投研和客户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上述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相关人士表示,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后将直接与上百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同台竞争,公募化投研体系建设尤为关键。此外,券商资管在公募化产品的营销以及客户服务方面才刚起步,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海通资管总经理李井伟表示,投研能力和财富服务能力是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在投研方面,要不断拓展对投资标的的认知边界和深度,加强组合投资能力。在财富服务能力上,通过对产品设置一定的封闭期、宣导风险与收益匹配等,逐步改变客户短期追涨杀跌的投资行为模式。
在上述万联证券相关人士看来,走向公募化以及形成竞争力的核心还是做好自身定位,持续加深和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尽力获取相对更大的市场份额。该人士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做强固收及“固收+”策略产品,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在上述财通资管有关负责人看来,形成综合竞争优势需要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内功扎实的主动管理能力,二是严密全面的合规风控能力,三是高效强大的营销服务能力。只有把这三者有机链接起来,才能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最终做强做优。
在张大威看来,投研体系、人才机制、数字化等方面都可能成为公募业务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对于新进入公募市场的机构,特色化发展是取得突破的关键。
“公募化还是未来的趋势,走向公募化、标准化,形成自身竞争力的核心,还是要强化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其次是做好风险管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上述兴证资管相关人士表示。
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历史积累来看,券商资管在绝对收益策略投资上具有突出优势。相比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可以发挥自身在回撤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在其看来,正是由于券商资管多以服务机构客户起家,通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服务模式,尤其体现在投后长期陪伴等方面,这种模式对服务零售客户也极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