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全球机构中国资产管理业务排名曝光: 摩根大通综合占优 景顺在岸业务领先

来源:电子报 2025-04-21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近年来,外资机构持续投入中国资产管理业务。专门从事全球机构中国业务咨询的哲奔咨询(Z-Ben Advisors)日前发布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摩根大通在众多全球资产管理机构中拔得头筹,其中国资产管理业务位列第一。中国资产管理业务前十的全球资产管理机构还包括贝莱德、瑞银、景顺、施罗德、汇丰、宏利、安联、富达、DWS(德意志资产管理)。与前一年相比,安联和DWS均前进两个位次。

哲奔咨询表示,全球机构仍未正确评估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潜力。当有中国基金公司跻身全球资管25强时,全球机构“觉醒时刻”或将来临。

景顺在岸业务领先

今年是哲奔咨询第十年发布全球机构中国资产管理业务报告。该报告基于全球机构在岸业务、从境内募资投向海外的业务和从海外募资投向境内的业务等三方面综合评估得出排名。

分项来看,从中国境内募资投向中国境内市场的在岸业务排名前五的全球机构分别为:景顺、瑞银、摩根大通、施罗德、贝莱德;从中国境内募资投向海外市场业务排名前五的全球机构为:摩根大通、贝莱德、施罗德、东方汇理、瑞银;从境外募资投向中国市场排名前五的全球机构为:贝莱德、摩根大通、瑞银、恒生、富达。

综合来看,摩根大通在三个业务领域都有覆盖,展示了其对中国作为增长市场和资产类别的战略承诺。2023年,摩根资产管理通过收购合作伙伴的股权,实现对上投摩根基金100%控股。

而景顺连续多年成为在岸业务类别中无可争议的领先者。2015年,景顺长城合资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AUM)超过100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规模增长至800亿美元,年化增长率达25%。规模的增长反映在收入和利润当中,该合资公司为母公司的财务业绩做出了重大贡献。

哲奔咨询表示,在中国资管业取得成功,需要接受中国的游戏规则,并愿意做出调整。一些公司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可能制约了它们的竞争力。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被低估

过去1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10年前,有34家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全球资产管理机构500强,但没有一家进入前100。2024年,有39家中国公司进入500强,其中有6家进入前100。

哲奔咨询表示,这一数据可能仍然低估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实际情况。据其估计,前500强中至少应该有64家中国公司。即使不计入货币市场基金,仅考虑非货规模,也应该有50家管理公司进入榜单。以易方达基金为例,2015年,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为630亿美元,在全球资产管理机构中排名第173位。到2024年,该公司攀升至第66位,资产管理规模达4230亿美元。

哲奔咨询认为,一旦本土管理公司跻身全球前25强,全球集团将重新评估中国在岸市场。如果忽视这一前景,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将自食后果。中国已经证明具有主导多个不同行业的能力,同样的情况可能发生在资产管理行业。

对于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来说,在中国建立基金管理业务前景乐观。中国是一个具有真正增长前景的市场。唯一的问题是,全球机构的决策者能否看清这一机会的本质并采取相应行动。

明确目标和回报期

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全球机构还需要确定合适的平台,要充分了解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公司的特点。

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专司不良资产业务,面向流动性不足的资产进行风险缓释,这与海外的“资产管理机构”有所不同。哲奔咨询认为,全球机构在选择平台时首先要明确这一点。机构需要明确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长期的、可规模化持续发展的本地管理公司,还是获得定期的现金回报。理想情况下两重目标都能达到,但实现目标所需的时间期限不同。

对于全球性机构而言,基金管理平台——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可提供的产品类型非常丰富,理财公司从理论上讲可以提供相同的灵活性,不过,目前理财公司主要聚焦短期、低风险、流动性强的银行储蓄替代品。

哲奔咨询认为,除了董事会,平台的选择是资产管理公司在岸投资成功的最关键要素,有在岸计划的公司应探索全资基金管理公司模式。虽然这需要更多的初始阶段投入,但对于拥有雄心的全球管理公司而言,这种选择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