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叶诗婕
面对市场持续波动,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何杰近日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贯彻自下而上偏左侧的选股思路,深耕成长类公司基本面,深入挖掘受益高质量发展的成长型价值主线的优质好公司。
“我不拘泥于行业,也不会因为是热门板块就买。我的持股组合是动态更新的,只要符合我的选股标准都会考虑。”
深耕成长类公司基本面研究
聚焦四大类机会
何杰,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经济数学理学硕士,超过11年投研经验、6年投资管理经验;先后担任华创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前海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经理、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权益投资部部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2021年8月加入平安基金,目前管理平安低碳经济基金。
何杰是典型的价值成长型选手,投资风格偏左侧逆向交易,持股周期较长,注重成长性与估值的动态平衡。
何杰认为在投资过程中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持仓结构,即“买什么”;第二是持仓个股的规模,即“买多少”。
关于持仓结构,何杰整体是自上而下偏左侧,精选价值成长,具体标准包括三点:其一是公司的成长空间,其二是公司差异化竞争或竞争壁垒格局,其三是股价和估值。“任何个股只有同时满足这三点,才会被考虑纳入投资组合。”
何杰的持仓根据竞争的差异化分为四大类。第一是产业创新类;第二是差异化竞争类,如白酒、医疗服务、互联网平台等,差异化体现在平台、网络效应等;第三是产品的国产替代,其差异化来自早期政策估值或者中国的成本优势;第四是供需失衡带来的机会,其优势在于行业低迷期,不同企业有不同成本的优质产能,且龙头公司能够扩张产能,能够更大程度享受价格弹性。
至于一只股票“买多少”的问题,何杰称,他将差异化竞争和公司成长空间定义为公司的品质,股价代表公司的价格和估值,将单只个股的持仓仓位分为三档:第一档,品质好、价格又便宜;第二档,品质好,价格合理;第三档,品质好,价格偏贵,或者品质没有那么好,但足够便宜。
对市场短期谨慎乐观
长期看好两大方向
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调整,市场风格切换快速轮动。
对于后市,何杰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在何杰看来,制造业以及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在中长期的基本盘。
他指出,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以及稳增长政策的大力推进,市场的投资环境在逐渐好转,市场情绪也明显回暖。经过前期的调整和修复,很多优质标的的价格已经回到了较为合理的位置。
何杰表示,全球和国内宏观层面发生积极变化,对具备成长性和空间的战略性行业,要利用市场底部机会加大布局。尤其是一些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长期战略行业,其成长性和空间并没有受到短期因素绕扰动,而股价却随市场下跌,到了非常有性价比的位置,从长期投资角度看,这是对相关个股进行布局的良机。
长期来看,何杰坚定看好消费和产业升级两大方向。“目前国内经济整体处于结构性转型及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消费和产业升级这两大方向将有广阔的投资机会。”
何杰强调,制造业以及消费升级,其支撑力来自中国经济在中长期的基本盘,是必须要看好的。“目前中国人均GDP刚过1万美元,这个时候,对于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来说,正好是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阶段。”
何杰进一步介绍上述两大方向的具体机会。制造业升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高端制造行业;一类是供给侧改革升级,如传统制造业的改革。
消费升级方面,何杰认为,国内消费市场巨大,受益于政策刺激的优质企业投资价值凸显,叠加人口红利及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机遇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