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对热播剧《狂飙》并不陌生,这部剧走到了大结局,但剧情和人物引发的话题并未降温。被高启强翻烂的《孙子兵法》赫然成为热门读物。《孙子兵法》短短六千字有余,其中阐述的用兵制胜之道,放在投资之道中同样极具借鉴价值。
高启强的成功或许很大程度上受到《孙子兵法》的启发。高启强初读《孙子兵法》时还是个鱼贩子,成为集团老总的他,依旧在翻阅这本书,而且把书翻到破旧。高启强从鱼贩子到集团老总的进阶,离不开他从书中学到洞悉人性的价值。
《孙子兵法》对人心与战术的洞悉,极为精妙。兵法讲究的是通盘打算、谨慎出击,而不是局部设计一些奇谋巧计。通盘打算实际就是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综合因素。剧中的高启强善于分析他人心理后,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充分观察他人的行为特点和动机,进行合理推测。这正是《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孙子并不鼓励“战而取胜”,而认为最好可以“不战而胜”。
从某种意义上,投资也需要学会“不战而胜”。在基金投资时,投资者同样要学会“不战而胜”的思维。在投资之初,我们先要明确目标,合理分析收益与风险以及自身对风险的承担能力,而不是一味进攻。
在市场风险偏好较高时,我们往往会更专注于收益率,考虑能赚多少钱,而忽略事先防范风险、防止重大亏损。在这种心理预设下,一旦市场陷入剧烈波动,基金净值波动加大时,这部分投资者因为缺乏心理准备,往往会加大恐慌,提前割肉出场。
针对这种心理,投资者应该将风险控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合理的风险承受范围内,追求收益目标。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资规则一是不要赔钱,规则二是不要忘记规则一。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投资布局和用兵作战极具相通之处,投资和作战都要像流水一般避开高处流向低处。
《孙子兵法》对“进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作战的形势像水的流动规律一样。基金投资也应该像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像水一样”避开高处流向低处。
在投资中,“进攻”往往表现为采用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如增加权益仓位、追加投资等。投资者在“进攻”时,可以融入兵法中的精髓,进攻规律像水流动的规律,避开高处和过于热门的风口。
在市场比较火热的时候,投资者会出现很高的投资意愿,跟风入市,希望从市场中快速赚到钱。但市场短期的波动非常频繁,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会追求短期表现突出的基金,但这很可能就是市场回落前的一个信号。尽管市场情绪非常高涨,但投资者还是需要谨记“避开高处”,尽量不要在人声鼎沸时入场。如果投资者盲目追高,很容易“高位接盘”,陷入尴尬。
投资赚钱的本质就是低买然后高卖。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寻找“低处”入场,拥有足够低的持仓成本,才能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境界。
《孙子兵法》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蕴含了大量对博弈的思考、对人性的洞悉、对时机的把握,对军事局面分析入微,对于投资而言同样如此,是不可多得的“兵学圣典”。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