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关键决议通过 碧桂园闯过“自救第一关”

来源:电子报 2023-09-04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碧桂园自救获得阶段性胜利。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知情人士方面获悉,9月1日晚间,碧桂园旗下39.04亿元规模的境内债券“16碧园05”的展期方案在到期前夜获得通过,碧桂园获得喘息之机。

而碧桂园的两笔境外债利息支付的宽限期将在9月5日结束。据记者了解,碧桂园目前仍在积极铺排中。

债券获展期三年

资料显示,“16碧园05”为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8.3亿元,当前余额39.04亿元,票面利率5.65%。

8月12日晚间,碧桂园旗下多只债券停牌,其中便包括“16碧园05”。该笔债券在8月23日至8月25日召开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此后,债券持有人第一次会议的投票时间延长至8月31日。

到了8月31日,碧桂园再次发布延期方案,投票时间推到9月1日22时。最终“16碧园05”展期方案终获通过,在违约前获得展期。

根据展期方案,碧桂园将于债务到期后偿付利息,本金展期3年,本金兑付时间调整为2023年9月2日至2026年9月2日,每个账户给予10万元的“小额兑付”。

除展期之外,碧桂园还提供了增信措施,拿出福建龙岩、江苏沭阳、淮安、兴化等项目作为股权质押。

碧桂园表示,鉴于债券持有人均为机构投资者,需预留时间让其进行内部沟通、决策,因此,该公司提出《关于增加40个自然日宽限期的议案》,提请持有人同意对将于9月2日到期的“16碧园05”本金和/或利息给予40个自然日的宽限期。据悉,此项议案已获得通过。

两笔境外债付息节点来临

这一关键展期方案获得通过,碧桂园获得喘息之机,也使得这家身处困境的房企巨头仍未实质性违约。

不过,碧桂园接下来还将面临另一个挑战。9月5日,两笔合计2250万美元的美元债利息未按期支付、30日的宽限期也将结束,据知情人士透露,碧桂园还在积极铺排中。

这两笔利息的支付即为引发碧桂园偿债风波的导火索。8月8日,市场消息称,部分碧桂园离岸债券持有人在8月7日尚未收到应付利息。

这两笔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均为5亿美元,到期日分别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碧桂园年内到期的存续境内债券并不多,仅有“19碧地03”一笔公司债,当前余额为9.9亿元,该笔债务将在今年11月20日到期。

作出多种脱困尝试

日前,碧桂园公布了半年报。该公司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预售业绩面临重大挑战。截至中期财务数据发布之日,销售没有明显的反弹迹象。

此外,由于债务融资环境艰难且充满挑战,该公司在通过发行新的境内公司债券和境外优先票据获得融资方面面临更多困难。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2263.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9.4%,约亏损489.32亿元。截至8月底,碧桂园港股市值约为246亿港元。

从财报中可观察到碧桂园偿债压力相当大。截至2023上半年,其总借贷余额较去年末下降4.9%至2579亿元,净借贷比率为50.1%。受到年内销售额持续恶化与再融资环境疲软影响,碧桂园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仅余1305.69亿元,较2022年底减少近170亿元。

碧桂园方面表示将继续积极调整销售及预售活动,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会继续采取措施,加快销售回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回收,努力盘活业绩较差的资产,包括酒店、办公楼及商铺等,并在有需要时考虑处置其在物业开发项目的投资,以产生更多的现金流入。

近期,碧桂园在自救方面作出了多种尝试。

盘活旗下资产方面,8月25日,碧桂园将其所持有的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的股权以12.92亿元出售给中海地产,扣除应付款后收到现金约7亿元。

8月30日,碧桂园与建滔集团全资公司订立认购协议,后者以0.77港元/股的价格认购碧桂园约3.51亿股股份,认购股份总代价约2.7亿元用以抵债。由于建滔集团全资公司曾为碧桂园提供过借款,此次新股发行相当于“债转股”。

碧桂园在财报中承诺,“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兑现对业主、对社会的承诺。”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