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在权益市场承压背景下,今年新基金发行市场遇冷,偏稳健的债券型基金再获资金青睐。财通资管基金经理宫志芳表示,将在多元化债券投资的基础上,依靠团队擅长的转债资产进行收益增强,同时,辅以股票策略,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宫志芳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7年证券投资经验,2016年3月加入财通资管,此前曾在银行工作,主要从事外汇交易、债券交易等,在大类资产配置和债券交易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判断机构行为和大资金流向,对固收资产价格波动和信用市场有较深刻的理解。
多元策略提升债券超额收益
宫志芳表示,一般而言,债券资产增厚收益的方式有三种,即信用下沉、加杠杆、拉久期,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信用过度下沉,债券违约风险也会大幅上升;加杠杆有利有弊,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回撤往往比较大;持有债券久期越长,不确定性越高,风险也越大。对于专业机构来说,信用下沉通常都会谨慎选择,而组合的杠杆率、久期也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债券投资的超额收益通常是比较有限的。
“现在的市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轮动比较快,仅依靠票息策略,收益比较有限,而‘一招鲜’或者在某一类资产上过度暴露风险的做法也很难行得通。”她说。
谈到如何在债券投资上获得超额收益,宫志芳表示,目前在债券配置上较为全面,主要策略是以城投债为主,辅以产业债、商金债、二级永续债和利率债等。相比以前,目前在底层资产的选择上会更加多元,操作上更加灵活。
她表示,刚开始管理固收多策略基金时,更偏向于自上而下的思路,主要源于此前的银行工作经历,在债券投资上更偏向大类资产配置的思路,把自己认为好的资产组合到一起。如今,她的投资框架会更全面,除了自上而下选大类资产,还会自下而上从某类资产中选择出更优的投资标的。
除了在券种的丰富度上下功夫,宫志芳还力求在买卖时点把握上做得更加精细。
据她介绍,过去在操作上会更偏右侧,相对明确的机会出现以后才会去配置,选择那些安全边际高或稳定性好的品种。随着市场变化加快,对投资布局的前瞻性要求在提升,现在的策略会更灵活,适当增加左侧配置,通过左侧小仓位参与加上设置止损点的方式,争取在严控回撤的同时获得市场短期轮动的机会。
据了解,财通资管旗下固收多策略基金普遍采用“固收打底、转债/股票增强”策略,债券资产是基本盘,可转债和股票则为组合提供了收益弹性。
转债、股票“两手抓”
“在固收多策略基金的‘+’项上,我们重点依靠自己所擅长的转债资产来进行收益增强,股票作为辅助策略,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宫志芳说。
可转债由于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向上有弹性,向下有“债底”,配置性价比较高,是很多固收多策略基金不可或缺的一类资产。据宫志芳介绍,经过长期的投资实践,财通资管固收团队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可转债投资方法论:一是均衡配置、分散投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追求“精准的错误”,更追求“模糊的正确”,不重押某一个券或者某一行业。二是注重赔率的底线思维,关注绝对价格保护。在投资转债时,首要考虑未来最大下跌空间而不是最大上涨幅度。三是重视波动率,分批止盈控回撤。当价格达到一个具体位置时卖出一定仓位,之后越涨越卖,尽可能避免持有高价转债。四是逆向投资,把握有效时点,根据市场行情匹配不同的投资策略。在上涨期,逐步止盈策略;在下跌期,左侧布局;在等待期,上下空间有限,对标的保持跟踪以待时机。
宫志芳表示,财通资管在“固收+多策略”上的探索,不止于可转债、股票等资产,未来,含权类ETF、其他基金、衍生品等都有望成为投资组合中重要的配置资产和形式。整体来看,即使是固收多策略,依然遵循“低波动稳收益”的投资理念,尽可能控制好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