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方丽
近日,东方财富发布2024年半年报,旗下天天基金销售数据随之曝光。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天基金实现基金销售额8513.82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为4996.64亿元,同比下滑0.88%;实现营业收入14.17亿元,同比下滑29.64%;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增长23.08%。
天天基金上半年
基金销售额为8513.82亿元
东方财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天天基金共上线15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19413只基金产品;报告期内,基金销售额为8513.82亿元,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为4996.6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天天基金累计基金销售额为10.86万亿元。
相比2023年上半年末,天天基金的基金销售额同比增长4.43%,非货基金销售额同比微跌0.88%。
营收方面,截至上半年末,天天基金总资产为197亿元,净资产为16.08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17亿元、营业利润0.93亿元、净利润0.64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9.64%,净利润同比增长23.08%。相比2023年上半年的同比表现,天天基金的净利润已经有止跌回升的趋势。
东方财富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主要是通过天天基金为用户提供基金第三方销售服务。半年报显示,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4.12亿元,同比下降29.72%。
“东财系”基金销售保有量位居前列
除了天天基金之外,东方财富旗下另一大基金销售平台为东方财富证券。数据显示,“东财系”(天天基金+东财证券)去年底合计股混保有规模为4471亿元,市占率为8.91%。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去年底,天天基金股票与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到4029亿元,尽管相比去年三季度末减少247元,仍然蝉联行业第三名。此外,天天基金去年末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也达到5496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末减少259元,同样位居行业第三。
东方财富证券在券商系代销机构排名中也跻身前列。截至去年底,东方财富证券股票与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442亿元、605亿元,全行业排名分别为第29名、第33名。
基金代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公募基金降费、降佣等费率改革的大背景下,基金代销机构盈利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期商业银行巨头招商银行“官宣”公募基金代销费率一折起,打响渠道端革命,而以基金销售环节为核心的第三阶段费率改革也有望在年内落地,未来基金销售竞争或更为激烈。
近期,招商银行宣布,将全面推行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一折起的优惠政策,涵盖线上线下全渠道、基金品种全品类以及认申购等费率类型。
互联网平台蚂蚁基金也上线了“省钱中心”功能,不仅在基金申购页面突出展示预计节省金额,也在整体持仓页提示用户持有基金以来不同年份以及累计节省的金额。
各大基金销售平台动作不断,竞争激烈背后也与近期基金销售份额大幅下滑有关。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发偏股公募基金仅1050亿份,同比下降43%。与此同时,公募基金改革第一、第二阶段已经落地,后续监管将进一步规范基金销售环节收费,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前落地,届时预计基金代销收入将受到冲击。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各大代销机构纷纷推出费率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客户,提高竞争能力,这正是基金代销机构盈利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的反映。这种态势随着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或仍将延续,代销机构将不断探索创新的盈利模式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推行差异化和特色化服务。
“未来,基金代销市场的竞争将会加剧,银行渠道虽然依然占比较高,但保有压力较大,通过让利提升客户获得感或将卷起新一波代销机构降费浪潮。第三方销售机构头部效应更趋明显,头部机构间的流量争夺也更趋激烈,存量的争夺同样主要依托让利提升客户获得感,增量的争夺则取决于更专业的服务。券商渠道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高,专业度也较强,通过转型专业的财富管理发力基金代销,券商的保有份额占比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沪上一位基金销售部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