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心怡 叶诗婕
上周,芯片股财报季拉开帷幕。同为芯片巨头的阿斯麦(ASML)和台积电的财报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引发芯片板块行情剧烈波动。
阿斯麦三季度订单仅为市场预期的一半,股价绩后暴跌近20%。随后一天公布财报的台积电业绩大超预期,带动部分AI芯片股止跌回升。
事实上,诸多芯片公司,如台积电、英伟达、美国超微公司以及美光科技等,因为乘上AI“东风”,自2023年以来持续吸金上涨,带动整个板块乃至整体市场向上。
纵观本次财报季两巨头截然不同的表现,业内人士分析称,半导体行业内部已开始出现分化,PC需求的减弱、智能手机销量不振、汽车行业低迷等因素正在影响芯片市场。而对AI芯片的强劲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低迷的现实。
阿斯麦业绩低迷“敲警钟”
多家芯片巨头需求不振
当地时间10月15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由于“技术故障”提前一天公布财务报告,结果令市场大失所望,全球芯片股应声暴跌。
财报显示,阿斯麦三季度订单仅有26亿欧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6亿欧元。阿斯麦同时宣布下修2025年财务预测,营收定在300亿~350亿欧元之间,低于先前预估。
三星和英特尔在未来数年内难以超越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对于天价 High NA EUV机器采购也暂时搁置,让阿斯麦心急如焚。
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Fouquet直言:“尽管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但其他板块复苏速度较慢,预计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25年,客户态度将更趋谨慎。”
在股价暴跌之后,阿斯麦失去了其欧洲股市“最高市值科技公司”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从AI热潮受益的德国软件巨头SAP。
不仅阿斯麦,一些传统芯片巨头也在竞争中“落了下风”。
韩国芯片巨头三星AI芯片业务进展缓慢,三季度利润为9.1万亿韩元(约合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5%,但环比下滑了12.8%。
英特尔也面临销售下滑和亏损增加的问题。据悉,英特尔将在10月31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根据二季度财报的预期,英特尔营收将有所下滑,但环比有望增长。
乘上AI技术“东风”
台积电迈进万亿俱乐部
阿斯麦业绩不佳拖累整个市场,但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随后发布的三季报为芯片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财务数据显示,台积电三季度营收高达7596.9亿新台币(约合16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净利润达到3252.58亿新台币(约合7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远超市场预期。受三季报提振,台积电美股大涨近10%,总市值飙升至1万亿美元以上,成为亚洲地区首家市值超万亿美元的科技企业。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肯定了AI需求对公司业绩的推动。他表示,随着对尖端工艺技术的需求不断上升,台积电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
线上交易经纪商AvaTrade首席市场分析师Kate Leaman表示,人工智能应用、数据中心和先进芯片需求强劲,台积电等公司可能会继续凭借这些高增长领域取得强劲业绩。
浦银国际分析称,台积电充分享受了本轮AI浪潮中供应端算力的增量红利,凭借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领先地位,几乎覆盖了与AI相关的全部需求。
“今年台积电的AI相关产品需求持续旺盛。业绩发布会上,台积电再次上调全年收入增速指引至接近30%、上调全年资本开支至略高于320亿美元,这些动作表明该公司仍处在半导体周期上行阶段。”浦银国际进一步表示。
AI推动芯片行业深度“洗牌”
全球范围内的AI需求持续旺盛。据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资官Solita Marcelli预测,AI芯片销售额将在今年达到1680亿美元,到2025年升至2450亿美元。
Fouquet直言,若没有AI,整个芯片市场将会非常惨淡。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5%至454.22亿美元,其中AI服务器收入占比增长至29%。
以能否乘上AI技术这一“东风”为标志,芯片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大洗牌”。而事实上,有些企业已经掉队。
业内机构Semiconductor Advisors的专家指出,许多投资者将AI巨大、耀眼的成绩视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利好,但英伟达的崛起并不意味着所有芯片股都能水涨船高;半导体设备巨头阿斯麦最新财报令人失望,显示芯片设备行业的“AI蜜月期”已经过去。
AI芯片王者英伟达即将公布财报。彭博社的追踪数据显示,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英伟达第三季度营收将增长83%,达到331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0.74美元,同比增长84%。
分析师们认为,随着AI使用的爆炸式增长,企业支出将形成一波浪潮,英伟达将引领市场。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表示,科技牛市刚进入AI革命引领的新阶段,2025年科技股还将上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