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近年来,在债券牛市行情带动下,债券基金规模水涨船高,一度突破7万亿元,其中,债券指数基金更是跑出发展“加速度”。据中金公司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债券指数基金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债券指数基金规模达1.04万亿元,继续站稳万亿元大关。
多因素推动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
2003年10月,首只债券指数基金——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基金正式诞生。然而,债券指数基金起步阶段发展一度缓慢,第二只产品直到2011年才出现。近几年,基金公司布局债券指数基金步伐加快,过去6年每年成立的新债券指数基金均超过60只,今年以来成立的债券指数基金已突破100只。经过20多年的发展,债券指数基金已经成为基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富国基金看来,债券指数基金市场规模和产品种类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债券基金的风险权重有所上升,而债券指数基金的底层资产清晰可穿透、持仓透明度高、资本占用较低,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债券指数基金;二是债券指数基金能更好地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需求;三是今年债券市场走出一波行情,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受到青睐;四是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债券市场阿尔法越来越难以获取,投资者会长期配置成本低廉的债券指数产品以获取更好的费后收益。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王郧指出,今年以来,债券指数基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以基本养老年金社保组合为代表的FOF资管产品加大了对工具型基金产品的配置。同时,以投顾为代表的类机构配置型投资者开始兴起,债券指数基金成为投顾组合资产配置的重要底仓。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近几年,债券指数基金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基本涵盖了各大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等指数,叠加投资透明度高、风格稳定、管理费率低等特点,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推动其整体规模增长。
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强势“吸金”
今年以来,多只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可观。截至11月15日,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最新规模为310.38亿元,年内规模增长247.54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市场债券指数基金榜首。
多只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吸金”势头迅猛。例如,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基金三季度末规模为348.79亿元,年内增长234.06亿元,增幅高达204.02%;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截至11月15日规模为265.53亿元,年内增长近两百亿元;南方7-10年国开债基金前三季度规模增长也超过170亿元。
对此,王郧认为,在去年以来长债牛市行情推动下,30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84%下行至当前的2.26%,10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7%下行至当前的2.09%,10年国开收益率从年初的2.73%下行至当前的2.14%。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在当前长债牛市的行情下业绩表现非常亮眼,从而推动规模增长。未来,随着央行调控和窗口指导长债收益率,情况可能有所变化,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大概率在当前水平上小区间震荡,因此,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的规模可能在当前位置盘整。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表示,利率下降会使债券价格上升,长期债券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往往更为显著,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资本利得机会,同时,长期债券的票息率也相对较高,能够提供较为可观的票息收益。不过,相对于中短期债券基金,投资长久期债券基金通常也伴随着较高的利率风险,尤其是市场利率反转时,其价格波动更加显著。
“与主动型债券基金相比,债券指数基金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管理费和托管费通常低于主动管理型债基;二是透明度高,债券指数基金追踪指数的成份券种类、发行人、久期等信息可以通过指数编制机构网站等渠道查询;三是交易便利,特别是债券ETF,能够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交易,部分还支持‘T+0’交易。”吴粤宁说。
吴粤宁同时提醒投资者,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获取与指数表现相符的收益,并非超额收益。此外,债券指数基金主要跟踪特定的债券指数,其投资组合需要按照指数的构成和权重来构建,因此,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时,很难像主动管理型基金那样迅速地调整组合以应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