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卉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相对平稳,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整体也存在挑战。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于内需消费的关注,推出以“以旧换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
政策落地实施以来,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得到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环比加快1.6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回升1.2个百分点,为连续6个月回落之后的首次回升。
展望未来,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国内消费领域中长期仍有巨大潜力,消费习惯的变化孕育出新的机会。
首先,中国拥有超大型的统一市场。我国的人口规模大于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万元人民币(合5000多美元),和发达国家3万~5万美元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提升空间。中国的消费潜力远未充分释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4年,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为43.44%,远高于美国的17.91%和日本的30.36%。国内较高的储蓄率主要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社会保障体系和高房价等因素影响。伴随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观念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以及房价、教育等支出企稳,未来由可支配收入提升和储蓄率降低转化的消费潜力有巨大空间;能实际为消费者提供好价格的好产品,解决实际需求的好公司,在中国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其次,随着消费环境更加成熟,消费者获取信息和购买渠道逐步多元化带来消费理念进步。由此,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些年,优秀企业的渠道扁平化、产品高端化、经营降本等内部改革和变化悄然发生。优秀的企业不会错过每一次市场变化,他们会积极把握市场环境变化酝酿的机遇,给我们带来更适合的买入价格和更好的长期收益。
消费者更长久健康的消费行为需要建立在其对未来收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和生活支出水平信心的基础上。当前,房地产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和民生相关的政策均在持续加快推进和完善,中长期有助于持续建立和增强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作者系农银汇理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