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机构投资人士谈2025年全球资产配置趋势:全球经济整体平稳 A股、港股具吸引力

来源:电子报 2025-01-06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站在新一年的起点,机构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前景作何预期?普通投资者应如何调整资产配置结构?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摩根资产管理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等六位机构投资人士,共同破解2025年全球投资密码。

全球经济发展或放缓

中国基金报: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哪里?

洪灏: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来自亚洲新兴经济体。美国经济将继续展现韧性,这主要归功于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欧洲和俄罗斯等地区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一定拖累。

夏乐: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较2024年有所放缓,可实现软着陆。

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可能从2024年的近3%降至2%左右,但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5%左右,对其他经济体会产生很强的带动作用。

此外,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的大中型经济体将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而表现强劲。欧洲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从2024年的0.8%提升至1.0%,虽有增长,但仍是全球经济表现较差的区域。

王昕杰:在美联储降息及特朗普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优于其他主要市场。

欧元区增长疲软、商业信心减弱,加上美国可能实施的贸易关税抑制了该地区的盈利增长,宏观经济表现会相对逊色。

中国基金报:美股科技七巨头会否继续领涨?

蒋先威:过去两年,美股科技七巨头等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主要推动力。根据FactSet的数据,2024年,科技七巨头的收入预计将增长36.2%,而标普500指数中,其他企业的收入增长率仅有3.1%,这显示巨头们股价的上涨并不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泡沫”。

不过,已有迹象表明美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正在扩散至更广泛的领域,预计标普500指数中的其余成份股或在2025年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前被忽视的一些行业或出现估值的重估。

夏乐:特朗普承诺的减税和放松监管政策,将为美国股市提供整体向上的动力。预计2025年科技七巨头仍将有不错的表现,但相对可能不会像过去两年那么突出。

洪灏:2025年,预计科技七巨头的整体表现将继续优于大盘,不过其差距或变得微妙。相对每股收益增长的减缓,将是推动业绩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标普500指数的其他成份股业绩修复预期相当乐观。

中国基金报:人工智能浪潮如何发展?

洪灏:2025年,美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领先,特别是在融资金额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中国等新兴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崛起,尤其是智能汽车行业,在政府大力支持和企业积极投入下,逐步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情与潜力巨大,未来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竞争的新热点。

匡正: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催生了广泛的发展机遇,可能继续在工业领域的多数企业中引发一系列渐进式创新,并在不同行业中推动重大创新突破。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者,工程行业以及帮助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和优化的企业或将从中受益。在应用端,科技创新浪潮之下,制造企业或可通过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力、改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利润率。

夏乐: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不断深化,但其应用仍在初始阶段。人工智能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应用,成为能够改变世界的新质生产力,至少近两年还不会发生。

黄金和比特币或继续走高

中国基金报:黄金和比特币预期如何?

洪灏:当前,金价长期上涨的逻辑依然完整,地缘政治动荡带来避险需求,美元信用趋弱下央行长期购金趋势持续。短期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特朗普政策带来通胀回升的担忧、美联储降息预期收敛以及特朗普盟友提出售金购买比特币等。

2025年,比特币有望继续其强劲的表现,甚至可能达到新的高点。特朗普多次公开支持比特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或将接纳比特币作为合法货币及投资工具。随着比特币ETF的成功推出,大量新投资者涌入市场,这不仅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也提升了比特币的可见度与接受度。

夏乐:黄金和比特币均有可能再创新高。首先,在基于国家主权信用的各国传统货币普遍超发的情况下,黄金和比特币具备保值的功能。

其次,特朗普上任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黄金和比特币作为避险工具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王昕杰:我们预期未来的12个月黄金会上升至每盎司2900美元,避险、对通胀的担忧以及债券收益率下降都是支持金价上涨的因素。

中国基金报:全球资产应如何配置?

洪灏:股债方面,基于经济软着陆的预期以及流动性改善前景,美股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要关注人工智能科技股。中国债市预计将全年走牛,具备长期配置的价值。

在大宗商品领域,我们对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持乐观态度,同时看好比特币,其为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乐:看好黄金和比特币;股票方面,更看好美国市场;债市方面,中国和欧洲的债券都可能有不错的表现。

王昕杰:我们认为2025年宏观背景有利于股票,因此我们对全球股票持超配观点,对黄金也持超配观点,同时低配现金;债券和另类策略是我们的核心配置。

汪毅:由于2025年美国“高赤字+高通胀”和“高赤字+低通胀”的组合均有可能出现,美股、美元表现或相对较好。若“特朗普交易”逐渐消退,黄金在避险需求下可能继续获得正收益。

蒋先威:全球主要央行进入宽松周期,为全球股市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基础。2025年,预期全球经济将保持平稳,企业盈利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利于股票和信用债等风险资产。风险资产配置的挑战在于高起点、高估值对预期回报构成压力,投资人宜降低回报预期,并保持投资区域的多元化。

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或使股市波动加大,债券资产的票息收入或能为投资组合下行风险提供缓冲。

房地产、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实物资产可提供公开市场无法获得的收益来源,其对冲通胀的特性又带来了额外的吸引力,这是投资人可以关注的资产类别。

A股、港股具有吸引力

中国基金报:中国股市走势如何?

汪毅:我们认为中国股市在2025年有较大机会。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内需拉动将成为更加鲜明的政策主线。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期将逐渐兑现,市场有望转向博弈政策的落地节奏和效果,“扩内需”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市场主线。

此外,2025年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也有望继续突破,新“国九条”将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的繁荣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激励投资和创新,这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

市场的活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有助于减轻债务负担,降低出现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而市场的繁荣也将增加居民财富和提升消费信心,从而刺激内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在科技和新能源等关键领域。

蒋先威:A股出现一轮快速上行后,随着政策利好逐步消化,市场或回归基本面。展望未来,市场或更多聚焦于政策预期及行业供需关系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总体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多数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来自国内市场,因此提升本地需求至关重要。2024年12月举行的重磅会议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作为首要的政策目标,可望成为中国股市更重要的推动力。

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具有吸引力,在宏观经济出现更全面的复苏前,银行、能源和国有企业等高股息和防御性股票有望表现良好;大型蓝筹股、行业龙头或有机会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主动管理策略或更多聚焦基本面指标,可能走出结构化行情。市场供需关系处于较高景气的行业板块,如人工智能产业链、TMT、锂电、化工、航运等有望提供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港股方面也有持续改善的空间,且较A股具有更高的弹性。港股中A股的稀缺资产,如互联网龙头、“中特估”题材及创新药等值得关注。

洪灏:A股和港股当下依旧处在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在众多股票市场中展现出颇为显著的吸引力。进入2025年,港股或继续呈现震荡态势,直至海外因素及国内政策落地影响减弱后,才是更优的配置时点。

A股市场的中期底部或在2024 年就已有所显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望进一步提升。A股能否真正达成趋势性反转,取决于众多复杂因素,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政策能否成功扭转当前处于低位的环境,切实有效地优化投资者的预期,进而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且有效的推动作用。

匡正:短期看A股或将出现区间震荡。今年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可能落地,预计将以提振消费、补充银行资本金和房地产去库存为重要抓手,对A股表现有一定支撑。

配置方面,主要聚焦政策顺风下的优势产业和具有内生韧性的产业,具体主题包括:其一,政策刺激下的韧性消费;其二,成长中的自主可控和优势制造企业;其三,低利率环境下,突出治理改革和股东回报的红利资产。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