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APP

    官方APP
  • 官方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 电子报

洞察金融市场

传播中国价值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 Value

公募基金最新保有规模出炉 蚂蚁基金猛增千亿

来源:电子报 2025-03-17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见习记者 王思文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在去年下半年基础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头部基金销售机构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呈现普涨格局,尤其是资金争相流入股票型指数基金,该类产品保有规模快速走高。

在被动投资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募基金销售市场亮点纷呈:股票型指数基金大发展,银行更加重视该类产品保有规模,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激增100亿元以上;中信证券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过华泰证券,跃居券商系第一;蚂蚁基金等头部互联网平台优势凸显,各类型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增势强劲。

蚂蚁基金、招商银行仍是龙头

去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先抑后扬,“9·24”行情后出现快速上涨,债市继续走牛,各类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也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强中,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到4.85万亿元,环比增长1232亿元,增幅为2.6%;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为9.54万亿元,环比增长6738亿元,增幅为7.6%。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半年激增3436亿元至1.7万亿元,增幅超过25%,是三大类产品中规模增速最快的。

在各类型基金规模增长的背景下,头部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呈现普涨格局。

非货币市场基金方面,蚂蚁基金、招商银行、邮储银行、腾安基金去年下半年保有规模分别增长1017亿元、884亿元、411亿元、305亿元,增量位居前四。

权益类基金方面,蚂蚁基金去年下半年保有规模增长468亿元,中国人寿、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保有规模均增逾100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方面,全市场更是呈现普涨格局,蚂蚁基金去年下半年保有规模增长554亿元,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分别增长198亿元、174亿元。分机构类型看,券商系机构保有规模最大,达到8269亿元。

银行系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

增逾四成

在去年下半年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十排名稳定的背景下,头部代销机构重视提升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其中,银行系机构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43.8%,位居三大类机构之首。

从头部银行数据看,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增逾百亿元。其中,招商银行去年底保有规模为582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163亿元,增幅达38.9%;工商银行的保有规模为269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113亿元,增幅达72.4%。此外,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幅在27%至92%之间。

中信证券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

跃居券商系第一名

从券商系机构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看,前10强均明显增长,但增幅多数低于银行系机构。

中信证券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从892亿元增至1090亿元,增长198亿元,增幅为22.2%,并以微弱优势超过华泰证券,升至券商系第一名。此外,海通证券、中金财富、国信证券、银河证券等券商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增长100亿元以上。

与指数型基金不同,券商系机构的非货币市场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幅均超过银行系、第三方机构。

第三方头部机构优势凸显

头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持续凸显。去年下半年,蚂蚁基金的非货币市场基金、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分别增长1017亿元、468亿元、554亿元,规模增长体量均位居行业首位。

天天基金的非货币市场基金、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分别增长234亿元、60亿元、118亿元,也位居市场前列。

此外,腾安基金、盈米基金、同花顺基金、雪球基金等机构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处于1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

“各类代销机构被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增长,说明客户对被动指数类产品的接受度在不断提升。”一家头部券商相关人士称,近年来,被动投资理念逐渐普及,各类资金争相流入股票型指数基金,推升了银行等代销机构的保有规模。指数化投资也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