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2024年基金年报数据显示,在科创板开市的第五年,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市场总市值突破8千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12.8%,双双创出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持续加大科创板投资,不仅可为“硬科技”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推动技术产业化与经济转型升级,更通过专业投研优化估值体系、提升市场流动性,构建良性市场生态。
突破8000亿元关口
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以来,公募基金积极投资科创板市场。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市场总市值为8117.91亿元,首次突破8千亿元关口;在科创板总市值占比达12.8%,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基金、科创主题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ETF、“固收+”基金、公募FOF等各类型基金争相布局科创板市场,公募投向科创板市场的规模持续攀升。
大成基金指数与期货投资部执行总监李飏表示,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体量逐年增长,反映出行业积极投资国家政策引导方向,支持实体经济。科创板聚焦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其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大,多为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资本的持续流入支持。
万家基金表示,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与科创板的特性密切相关。在国家强调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的背景下,聚集“硬科技”企业的科创板投资价值凸显,吸引公募基金长期布局。其次,科创板投资工具丰富,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等宽基指数及细分行业主题ETF扩容,提供了高效配置工具。未来,在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基调下,社会资金或更多流向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公募增配科创板趋势有望延续。
华南一位头部公募投研人士分析称,首先从政策导向来看,科创板作为国家发展“硬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平台,持续获得政策支持,监管层鼓励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向战略性新兴领域;二是从产业周期来看,当前正值全球科技革命窗口期,科创成果的孵化诞生与科创板体制适配;三是从估值来看,经历了前两年的调整后,科创板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四是从投资者需求来看,部分科创板企业高成长性带来超额收益,加之板块流动性进一步提升,科创板投资需求显著增长。
“科创板的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期待,但高成长性板块的波动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先进技术从孵化到产业落地再体现到企业基本面上,可能会经历一个波动往复的过程。”该投研人士称。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与经济转型升级
科创板的设立和运行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重要融资平台,推动了资本市场多项制度改革创新。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为科创板发展注入长期资金,优化市场定价机制,促进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
万家基金表示,公募基金通过科创主题基金、ETF等产品,汇聚社会资金与长线资金注入科创板,为研发周期长、资本开支大的“硬科技”企业提供稳定资金支持,加速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升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凭借专业的投研能力,对高研发、高成长的科技企业进行深度价值挖掘、合理定价,推动科创板形成更科学的估值体系。
上述华南头部公募投研人士高度评价公募基金在科创板市场的积极作用。一是有效发挥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创设科创板主题产品,引导资金投向“硬科技”领域,助力高端制造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二是更多科创主题产品推出入场,为板块带来更多增量资金,从而提高了板块的交易活跃度,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也进一步增强。
三是从资本市场改革的角度来看,科创板与科创板主题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注册制背景下探索支持培育科创型企业积累了经验,构建了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生态,形成了一定的改革示范效应,对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积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