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玲
作为融合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科创板市场持续扩容。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到586家,总市值超7.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8%;与2019年末相比,数量增加737.14%,市值增超7.6倍,占比提高了6.4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科创板“硬科技”底色不断增强,吸引中长期资金持续涌入。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市场总市值达8117.9亿元,在科创板总市值占比达12.8%,双双刷新历史新高。
受访基金公司和投研人士认为,科创板市场具有很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尤其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创新药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表示,在科创行业快速迭代、“硬科技”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科创板投资价值显著。科创板汇聚了众多高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这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有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引擎之一,其战略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王贵重指出,其中,人工智能是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投资AI的逻辑清晰且确定,目前我国AI产业链已进入“从1到N”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对科技领域的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在银华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张凯看来,以自主可控和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创板块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引擎和核心动力。科创板聚集了大批科技企业,集中于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力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当科技创新出现潜在的技术革新、潜在的需求市场,潜在的产业链升级变革时,都会催生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行情。
“我们认为科创板中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也是目前科创板中占比较高的两个赛道:半导体和创新药。”张凯进一步表示,半导体产业具有典型的全球化分工特征,但在全球科技摩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亟需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4年以来,我国半导体设备出货额同比大增,高端国产设备需求和国产替代维持高景气,自主化率有望持续提升;创新药板块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去年7月出台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为行业构建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从价格管理到医保支付,从商业保险激励到投融资环境优化,每一环节均精准施策,为创新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汇添富基金经理马翔透露,未来将从两个方向把握科技投资机遇:全球科技产业创新和中国核心科技自立自强。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经历了从模型训练投资到应用落地的发展,国产大模型厚积薄发,引领国内AI算力投资后来居上,智能终端创新井喷;全球范围内的大模型迭代和算力投资方兴未艾,应用落地逐步展开。在新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供应链国产化恰好与科技发展共振,与AI产业相关的材料、芯片、零部件、装备等产业,也是中国科技自主可控的核心环节,值得重点关注。
结合当前科创板定位、产业趋势及市场动态,永赢基金表示,未来科创板投资价值及新兴科技赛道主要关注有长期投资价值支撑的方向:人工智能与算力产业链、半导体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未来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同时也要关注科创板企业技术迭代、估值波动的风险,以及国际供应链变化,重点关注研发“护城河”较深的企业。
盈米基金研究院权益研究员王帆表示,AI产业趋势叠加盈利预期改善,科创板仍有很好的投资价值。目前要关注一季度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子等行业。创新药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AI芯片、应用软件等细分领域,都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汇成基金称,在政策持续支撑、技术创新升级、产业周期向上、资金配置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科创板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值得关注的新兴科技细分赛道包括人工智能算力芯片、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芯片半导体制造。